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錢大受挽詩 其二

〔宋朝〕 蔡戡

淝水功名取次休,空令遺恨滿滄洲。 禁中新賜黄金带,天上俄成白玉樓。 京峴兒童應墮淚,江淮草木亦生愁。 一朝雙劍齊飛去,會見光芒射斗牛。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鳴雁行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處,天長地闊棲息稀。 風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顧羣侶違,哀鳴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闊朝雲多,草長沙輭無網羅。

    韓愈 唐宋诗
  • 漁父歌 二

    釣臺漁父褐爲裘,兩兩三三舴艋舟。 能縱櫂,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張志和 唐宋诗
  •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 荷池

    風雨秋池上,高荷蓋水繁。 未諳鳴摵摵,那似卷翻翻。

    韓愈 唐宋诗
  • 題贈仲儀上人院

    星霜幾朝寺,香火靜居人。 黃葉不經意,青山無事身。 拋生臺上日,結座履中塵。 自說一時課,別來詩更新。

    張祜 唐宋诗
  • 蕉葉

    綠綺新裁織女機,擺風搖日影離披。 只應青帝行春罷,閑倚東牆卓翠旗。

    徐夤 唐宋诗
  • 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

    蓬瀛簪笏舊聯行,紫極差池降寵章。 列國山河分鴈字,一門金玉盡龍驤。 耿家符節朝中美,袁氏芝蘭閫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佇聽歌詠兩甘棠。

    陳陶 唐宋诗
  • 六五

    立身存篤信,(「存」,斯三三九三卷作「在」。 )景行勝將金。 在處人携接,諳知無負心。 。

    王梵志 唐宋诗
  • 婚宴席上索筆爲詩

    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却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青瑣高議前集》(均見《青瑣高議前集》卷五引張實《流紅記》。 按紅葉題詩故事,唐詩已有數傳,《雲溪友議》卷下記顧況與天寶宮人、盧渥與宣宗宮人事,《本事詩》亦載顧況事,《北夢瑣言》卷九作李茵與雲芳子事,《全唐詩》卷七九九又有賈全虛與鳳兒事。 《流紅記》即張實據以上故事敷衍而成的小說。 《苕溪漁隱業話後集》卷十六云:「《青瑣》乃互竄二事,合爲一傳,曰《流紅記》,仍託他人姓名。 嗚呼,孰謂小說可盡信乎!」龐元英《談藪》亦謂此篇「最爲鄙妄」。 宋人對小說的鄙夷雖不足取,但此篇爲宋人依說,當可據以論定。 )。

    韓氏 唐宋诗
  • 再賦 其一

    堂堂李杜壇,誰敢躡其址。 先生坐壇上,持鉞令餘子。 由來文字伯,不但表奏偉。 高懷淡無嗜,寓興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謗淹二始。 登臨意超然,筆落風雨似。 事異柳司馬,辛苦記山水。 樂哉邦無事,那待猛政理。 駕言慰吾民,不愧城門軌。 看山笑鄒湛,句外寄深旨。 巖樹閱幾客,尚餘堯時髓。 撫板歌公詩,未暇知餘事。

    陳與義 唐宋诗
  • 徐彥猷寄示詩數章皆隠約世外語詩律深妙豈勝歎仰輒次韻和呈彥猷素富學未壯而棄場屋故詩中極道江湖放浪之樂以動蕩其心志而卒反之以古人出處之義當有隠君子弄舟烟雨之外倚其聲而歌之亦可以一笑也 其二

    頗憐胸次抱經緯,半縷不上山龍衣。 誰知烟雨暗青笠,得意雲水春霏微。

    朱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