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日暮望涇水

〔唐朝〕 徐珩

導源徑隴阪,屬汭貫嬴都。 下瀨波常急,迴圻溜亦紆。 毒流秦卒斃,泥糞漢田腴。 獨有迷津客,懷歸軫暮途。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仙公主舊莊

    仙居五里外門西,石路親回御馬蹄。 天使來栽宮裏樹,羅衣自買院前溪。 野牛行傍澆花井,本主分將灌藥畦。 樓上鳳皇飛去後,白雲紅葉屬山雞。

    王建 唐宋诗
  • 城南

    漾漾南澗水,來作曲池流。 言尋參差島,曉榜輕盈舟。 萬繞不再止,千尋盡孤幽。 藻澀訝人重,萍分指魚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迴輈。 曝鼈亂自墜,陰藤斜相鉤。 臥蔣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橋低競俯僂,亭近閑夷猶。 目爲逐勝朗,手因掇芳柔。 漸喜游來極,忽疑歸無由。 氣狀雖可覽,纖微諒難搜。 未聽主人賞,徒愛清華秋。

    張籍 唐宋诗
  • 補周禮九夏系文 一

    愔愔清廟,儀儀象服。 我尸出矣,迎神之穀。

    皮日休 唐宋诗
  • 宮詞 六十九

    管弦聲急滿龍池,宮女藏鉤夜宴時。 好是聖人親捉得,便將濃墨掃雙眉。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三五七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爲情。

    李白 唐宋诗
  • 題九江徐使君眄柯亭

    庭植何夭矯,蒼皮餘雨溜。 本非尋常材,歲月方成就。 偉此蕭散姿,眄睞揖孤秀。 慕陶築斯亭,千載可同臭。 引杖步嘉蔭,攜書席永晝。 舒嘯一徜徉,清風滿懷袖。 更想五老峰,傑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賓裾後。

    李處權 唐宋诗
  • 造橋道者並諸化土寫求 其一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 有口無舌,有眼無鼻。 寫得十成,以何爲是。 掛在大目溪頭,恰似守橋土地。

    釋慧空 唐宋诗
  •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譬之塵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魚居其間,孰識礙與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盤旋山南北,憩息林西東。 朝看山之橫,暮看山之縱。 貪多眼爲乏,陟險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賞識良自蒙。 方悟白司馬,草堂對穹隆。 彼既若獻狀,此亦如發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繼之,築堂會奇峯。 何嘗遠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動體,山色含真空。 風雲有蓄洩,氣象無終窮。 雨餘四面翠,日麗千仞紅。 氤氳香爐烟,挺拔雙劍鋒。 最愛五老人,崚嶒美所鍾。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從。 羅列皆兒孫,几席次第供。 山雖跨兩邦,茲焉實長雄。 不爲堂上客,詎信山有宗。 寄語遊山者,毋徒走憧憧。

    周必大 唐宋诗
  • 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 其三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黄葉共悠悠。

    朱熹 唐宋诗
  • 還返釋言 其二

    道人與我言,熬水可丹成。 陰陽忖節度,金玉爭精明。 問之誰因爾,惟言火力停。 毫釐謬以消,造物亦何情。

    薛季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