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虎跡

〔宋朝〕 錢聞詩

淵明與虎兩相忘,虎至淵明在醉鄉。 一嘯風生下山去,依然爪跡枕痕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岳麓道林寺

    石門逈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廣殿崔嵬萬壑間,長廊詰曲千巖下。 靜聽林飛念佛鳥,細看壁畫馱經馬。 暖日斜明螮蝀梁,濕烟散冪鴛鴦瓦。 北方部落檀香塑,西國文書貝葉寫。 壞欄迸竹醉好題,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筆力鬬雄壯,宋杜詞源兩風雅。 他方居士來施齋,彼岸上人投結夏。 悲我未離擾擾徒,勸我休學悠悠者。 何時得與劉遺民,同入東林遠公社。

    韋蟾 唐宋诗
  • 同趙侍御巴陵早春作

    江上春來早可觀,巧將春物妬餘寒。 水苔共繞留烏石,花鳥爭開鬬鴨欄。 佩勝芳辰日漸暖,然燈美夜月初圓。 意隨北雁雲飛去,直待南州蕙草殘。

    張說 唐宋诗
  •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 三

    蹔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 入雪知人遠,眠雲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無可 唐宋诗
  • 訪邱員外丹(題擬)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顧况 唐宋诗
  • 寄趙七侍御

    搖槳曙江流,江清山復重。 心愜賞未足,川迥失前峰。 淩灘出極浦,曠若天池通。 君陽青嵯峨,開拆混元中。 九潭魚龍窟,仙成羽人宮。 陰奧潛鬼物,精光動煙空。 玄猨啼深蘢,白鳥戲葱蒙。 飛湍鳴金石,激溜鼓雷風。 雨濯萬木鮮,霞照千山濃。 草閑長餘綠,花靜落幽紅。 渚煙見晨釣,山月聞夜舂。 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衝。 白日破昏靄,靈山出其東。 勢排昊蒼上,氣壓吳越雄。 迴頭望雲卿,此恨發吾衷。 昔日蕭邵遊,四人纔成童。 屬詞慕孔門,入仕希上公。 緯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鋒。 茂挺獨先覺,拔身渡京虹。 斯人謝明代,百代墜鵷鴻。 世故墜橫流,與君哀路窮。 相顧無死節,蒙恩逐殊封。 天波洗其瑕,朱衣備朝容。 一別凡十年,豈期復相從。 餘生得攜手,遺此兩孱翁。 羣遷失鶯羽,後凋惜長松。 衰旅難重別,悽悽滿心胸。 遇勝悲獨遊,貪奇悵孤逢。 禽尚彼何人,胡爲束樊籠。 吾師度門教,投弁躡遐蹤。

    李華 唐宋诗
  • 小園四首 其四

    少年壯氣吞强敵,晚覺丘樊樂事多。 駿馬寶刀俱一夢,夕陽閒和飯牛歌。

    宋庠 唐宋诗
  • 頌古 其五八

    電火光中休草草,劍輪鋒上莫忉忉。 等閑卻放全身入,終不當頭犯一毫。

    釋道顔 唐宋诗
  • 山園四詠 醒心亭

    昔人醒心處,唯恐玉山頹。 我今醒心亭,正與醉爲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遺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夢忽驚回。 如闇秉巨燭,如蟄發春雷。 有時酩酊中,蘧蘧自形開。 下視名利場,昏曉走塵埃。 醒處元不醒,醉時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顛倒有至懷。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姜特立 唐宋诗
  • 呈樞密劉恭父

    鼎席方虛望已隆,上游那得更煩公。 敢言兩鎮成交契,自是孤根累化工。 舊弼新開元帥府,閑官且領太平宮。 歸家凈洗如椽筆,準擬燕然勒駿功。

    張孝祥 唐宋诗
  • 題飛雪亭

    玉虬垂處雪花翻,四序雷聲六月寒。 憑檻未窮千丈勢,請君巖下舉頭看。

    曾煥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