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 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 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 常恐衆毀至,春葉成秋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
无
其他无
〔唐朝〕 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 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 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 常恐衆毀至,春葉成秋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本意宿東林,因聽子賤琴。 遙知大小朗,已斷去來心。 夜靜溪聲近,庭寒月色深。 寧知塵外意,定後便成吟。
長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魚。 大魚如柳葉,小魚如針鋒,水濁誰能辨真龍。
岸草連荒色,村聲樂稔年。 晚晴貪穫稻,閑却採菱船。
風天鴈悲西陵愁,使君紅旗弄濤頭。 東海神魚騎未得,江天大笑閑悠悠。 嵯峨吳山莫誇碧,河陽經年一宵白。 南州彩鳳爲君生,古獄愁蛇待恩澤。 三清羽童來何遲,十二玉樓胡蝶飛。 炎荒翡翠九門去,遼東白鶴無歸期。 鴟夷公子休悲悄,六鼇如鏡天始老。 尊前事去月團圓,琥珀無情憶蘇小。
靈州天一涯,幕客似還家。 地得江南壤,程分磧裏砂。 禁鹽調上味,麥穗結秋花。 前席因籌畫,清吟塞日斜。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見廖侁撰、李沖昭述《南獄小錄》。 南京圖書館藏手鈔本。 )(〖1〗《南嶽小錄·九真觀》條:唐開元年間,有王天師仙喬。 初,天師爲行者,道性沖昭,有非常之志。 因將嶽中茶二百餘串,直入京國,每攜茶器於城門內施茶。 忽一日,遇高力士,見而異之,問其所來。 乃曰:「某是南嶽行者,今爲本住九真觀殿宇破落,特將茶來募施主耳。 」於是力士上聞,玄宗召見,嘉歎久之,問曰:「爾有願否? 」對曰:「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藝海珠塵》、《四庫全書》本「南嶽小錄」,此二句前皆有「願」字。 〗上深加禮焉,俾於內殿披度,厚與金帛建置,令歸嶽中修剙觀宇,不數年而完全。 道行愈高,聲流上國,尋有詔封爲天師,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
舊縣元基城巽隅,亭簾高檻蘸清滁。 風生六月思裘褐,百里恩波剸割餘。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唐時縣治有清風亭,縣令獨孤及建。 至郟滂時已廢。 」〖2〗《光緒志》詩末注:「士林館在竹鎮,地多習儒業。 」)。
萬木自回春,向道無故新。 勸君休取相,拈起轉光鱗。
雨斷簷餘滴,雲疏日漏明。 人其如積潦,天自活疲氓。 溪碓舂香稻,霜叢剪綠橙。 書生久愁臥,作意賦新晴。
青鐵作小冠,白紵縫短褐。 右扶九節杖,左執七綴鉢。 何嘗有定止,到處可生活。 惟有烈士心,白刃不能奪。 相逢一笑粲,滯思得披豁。 揮袂去若飛,跂望已天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