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文子徐妹丈赴隨州太學掾用司馬文正公送先郎中詩韵爲別

〔宋朝〕 陳亮

昔仰南洲德,今逢世嗣賢。 聲名江左重,文教漢東專。 君意思空馬,吾生肯絕弦。 江頭無語處,一葉浪花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制

    上苑清鑾路,高居重豫遊。 前對芙蓉沼,傍臨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飛翠斝,分曹戲鷁舟。 湍高櫂影沒,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鸞殿,簫聲下鳳樓。 忽聞天上樂,疑逐海查流。

    李懷遠 唐宋诗
  • 夜坐聞雪寄所知

    初宵飛霰急,竹樹灑乾輕。 不是知音者,難教愛此聲。 漸凌孤燭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齊己 唐宋诗
  • 寄李忠定公

    雅望三朝第一流,端如砥柱屹清秋。 愛君炯炯無他志,許國堂堂不自謀。 夢繞蒼龍新闕角,凉生黄鶴舊樓頭。 中興真主須真相,未雪雙鑾恥未休。

    鄭昌齡 唐宋诗
  • 又次韻彥博游無爲寺二首 其二

    東風力弱未揚埃,密泛叢蘭有意哉。 可是伸眉須酒滿,只應彈指又花開。 吹毛句妙無人領,擊鉢詩工著底催。 照水只愁羞冕紱,勳名蓋世亦時來。

    李流謙 唐宋诗
  • 一年佳節惟立春元夕併在一日亦盛事也燈火笙簧處處有之斗城且爾况京都乎追想舊游成一詩聊攄鬰鬰 其三

    試聽樓頭報幾更,暗塵漸歇夜方清。 但知貪賞千家月,不問滯留三里城。 延得簪纓還洞府,移將星斗下瑶京。 道心與俗元無礙,感耳何嫌下俚聲。

    姜特立 唐宋诗
  •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謝南陽疇昔之遊

    久已厭宦旅,故茲歸江南。 始時遽辭邑,不及事春蠶。 殘臘猶在道,險阻固所諳。 扁舟次淮海,喜遇釋子談。 契闊十五年,尚謂卧巖庵。 偶見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歎逝獨泫然,懷悲情豈堪。 班班雲中鳥,共看投夕嵐。 曷不念舊隠,山水唯素耽。 我從湖上去,微爵輕子男。

    梅堯臣 唐宋诗
  • 和李子壽通判曾慶祖判院投贈喜雨口號八首 其五

    蘇湖元以水爲鄉,春早偏欺潤與常。 一雨忽來三晝夜,兩公卷入八詩章。

    楊萬里 唐宋诗
  • 曾知閤相宜堂

    竹不解俗語,頗識天語香。 經年北窗夢,十倍西湖凉。 隠几湖上人,恰恰脩竹長。 有時共竹語,風雨撼一床。 屋間恐飛去,著繡圍上方。 念君愛臣心,如愛竹在傍。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腸。 閑官固自好,要地庸何傷。 約束萬卷書,提携雙錦囊。 日邊有新宅,不種一畝桑。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釋寶曇 唐宋诗
  • 龜潭

    浯溪見渠文字古,龜潭有此竹石幽。 王孫賣藥城市去,江雨過時余獨遊。

    張孝祥 唐宋诗
  • 七夕

    目切雲垂望,心馳枕扇凉。 兩年違色養,七夕又他鄉。 坐想斑衣戯,胡爲捧檄忙。 何人翟方進,將母冠巖廊。

    廖行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