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卷席,馬祖陞堂。 作麽作麽,驗盡當行。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師觀
百丈卷席,馬祖陞堂。 作麽作麽,驗盡當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有客陳兵畫,功成欲霸吳。 玉顏承將略,金鈿指軍符。 轉佩風雲暗,鳴鼙錦繡趨。 雪花頻落粉,香汗盡流珠。 掩笑誰干令,嚴刑必用誅。 至今孫子術,猶可靜邊隅。
每因樓上西南望,始覺人間道路長。 礙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 風波不見三年面,書信難傳萬里腸。 早晚東歸來下峽,穩乘船舫過瞿唐。
杜門聊自適,湖水在窗間。 縱得滄洲去,無過白日閑。 多慵空好道,少賤早凋顏。 獨有東山月,依依自往還。
心本絕塵何用洗,身中無病豈求醫。 欲知是佛非身(《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作「心」)處,明鑑高懸未照時。
明流紆且直,綠篠密復深。 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征虜亭邊月,雞鳴伴客行。 可憐何水部,今事謝宣城。 風物聊供賞,班資莫繫情。 同心不同載,留滯爲浮名。
形衰柳蒲,心老江湖。 魚潛波路靜,鶴夢月巢孤。 不損色香三昧手,粉黏雙股理華鬚。
疏山開山矮師叔,手中木蛇稱最毒。 近江無水山無柴,我昔到時無不足。 休論苦瓠與甜瓜,是聖是凡同一家。 但看開山好基業,與伊隨分著些些。
荆溪之山環千峰,摩空巉絕相爭雄。 與公萬仞俱壁立,祇有爽氣蟠胸中。 荆溪之流碧滿野,寒光秀色兼天瀉。 與公雅量相對清,更覺波瀾來筆下。 高門懸弧此日生,少年揮毫敵兩京。 當時紫宸初射策,玉色臨軒知姓名。 一旦橫經向儒苑,鳳掖鑾坡去非遠。 如今高卧尚琳宮,主父嚴徐見何晚。 向來皂蓋先一州,龔黄已往無此流。 旰食我皇收士急,未容獨樂林泉幽。 華堂宴笑春風裏,水綠山青助公喜。 三槐功就却歸來,壽如此山如此水。
隱士洪崖可拍肩,尚留陳迹此山巔。 祇應千古人如在,陵谷高深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