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之勢翩翩,東南去遙遙。 贈君雙履足,一爲上臯橋。 臯橋路逶迤,碧水清風飄。 新秋折藕花,應對吳語嬌。 千巷分淥波,四門生早潮。 湖榜輕褭褭,酒旗高寥寥。 小時屐齒痕,有處應未銷。 舊憶如霧星,怳見於夢消。 言之燒人心,事去不可招。 獨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壯年俱悠悠,逮茲各焦焦。 執手復執手,唯道無枯凋。
无
其他无
〔唐朝〕 孟郊
習之勢翩翩,東南去遙遙。 贈君雙履足,一爲上臯橋。 臯橋路逶迤,碧水清風飄。 新秋折藕花,應對吳語嬌。 千巷分淥波,四門生早潮。 湖榜輕褭褭,酒旗高寥寥。 小時屐齒痕,有處應未銷。 舊憶如霧星,怳見於夢消。 言之燒人心,事去不可招。 獨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壯年俱悠悠,逮茲各焦焦。 執手復執手,唯道無枯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遠遊冒艱阻,深入勞存諭。 春去辭國門,秋還在邊戍。 軒車行未返,節序催難駐。 陌上悲轉蓬,園中想芳樹。 蜀山自紛糾,岷水恆奔注。 臨汎多苦懷,登攀寡歡趣。 永夕飛淫雨,崇朝蒸毒霧。 不求綏嶺桃,寧美邛鄉蒟。 白狼行欲靜,驄馬何常驅。 願接軺斾塵,聯翩東北騖。
荆臺呈妙舞,雲雨半羅衣。 褭褭腰疑折,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躑躅,風豔紫薔薇。 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故國無歸處,官閑憶遠遊。 吳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長貧早覺秋。 壯心能幾許,伊水更東流。
南鄰阻杖藜,屐齒遶牀泥。 漠漠門長掩,遲遲日又西。 不知何興味,更有好詩題。 還憶東林否,行苔傍虎溪。
金軀遺散骨,寶塔徧天龍。 創開於十塔,終成八萬興。 珠蓋靈光變,剎柱吐芙蓉。 屢開朝霧露,數示曉靈徵。 紅霓相映發,風搖響和鐘。 仙鸞往往見,神僧數數從。 獨超群聖上,合識普生恭。 砧碓擊不碎,方知聖叵窮。 (見同書卷五三《感福部》)(按:《明州阿育王山志》卷十錄此首,題作《頌佛舍利》。 )。
雨中爛熳睡,門徑橫林扉。 朝暉入甕牖,起我聊伸眉。 良遊眺江郊,攬袂風披披。 平瀛漲新綠,灧漾摇晴陂。 雲巒靄空翠,煙樹森華滋。 潭漁下罜䍡,隴種行樓犁。 貪穿康樂屐,更杖原思藜。 阿宜倦遊還,心事嗟多違。 新功在琢句,非復吳下時。 淵明賦歸來,今是知昨非。 君看古賢達,茹草甘長饑。 悠悠身外事,凜凜胸中奇。 因賡喜霽作,用代城南詩。
新亭方半丈,眾山之所宗。 慳容半窗月,劣受一簾風。 傍人笑老子,游戲如兒童。 亂峰徒頡頏,不與汝爭雄。
伏櫪已無千里志,卧雲聊作一枝棲。 田翁笑喜桑麻長,山北山南雨意低。
朝朝暮暮見長河,見了長河只厭它。 却愛畫師能畫水,不看死浪與生波。
萬里沅湘浩蕩秋,秋來佳致日清遒。 湖平一碧波光靜,雨足千崖暑氣收。 底事歡聲騰下雋,祗今賢宰在中牟。 民情天意歸仁壽,看到三公尚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