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不藏善,相逢過所聞。 政茲欣再見,忽爾歎離羣。 舉子名場事,躬行聖處勳。 相期在白首,勿漫躡青雲。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吾友不藏善,相逢過所聞。 政茲欣再見,忽爾歎離羣。 舉子名場事,躬行聖處勳。 相期在白首,勿漫躡青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幽蘭誰復奏,閑匣以端憂。 知止慙先覺,歸歟想故侯。 山蟬鈴閣晚,江雨麥田秋。 唯有空門學,相期老一丘。
已愁花落荒巖底,復恨根生亂石間。 幾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拋擲在深山。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衆,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斑白欣逢子墨交,懸知琴化息榜敲。 不從凍竽窺侯喜,端向長松倚孟郊。 竄逐自甘藜不糝,太平還見葦方苞。 全牛妙割須君手,笑我鉛刀似族庖。
虛窗倚脩竹,陰晴見佳景。 雨隙落餘滋,風櫺亂疎影。 室幽境自閒,心遠地愈靜。 丁寧護雲根,留伴歲寒永。
銀河半落露華清,南斗闌干北斗明。 冉冉方悲老將至,纖纖又嘆月初生。 酒床細滴香浮甕,衣杵相聞聲滿城。 萬卷讀書無用處,却將耕稼報昇平。
玉節星槎下九天,祝融海若讓雲煙。 故人一別還三歲,新句如今更幾篇。 憶昨待班南內否,論詩看雪未央前。 夢中若箇韶州路,庾嶺梅花正可憐。
涇川游女漢宮妃,壓倒渠儂金带圍。 吾府只今虛席在,棧羊釃酒送公歸。
九磎十八澗邊游,風景蕭疎接素秋。 野草怕人愁有賸,尚餘翠色映雙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