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夜坐示進之兼懷文叔

〔唐朝〕 趙蕃

貧病人誰數,情親肯見存。 掩窗同此夜,撥火共殘溫。 未暇飯飽喫,且從文細論。 平生松谷老,同姓與君敦。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晦日重宴

    年華藹芳隰,春溜滿新池。 促賞依三友,延歡寄一巵。 鳥聲隨管變,花影逐風移。 行樂方無極,淹留惜晚曦。

    弓嗣初 唐宋诗
  • 贈{巩/言}光上人草書歌

    篆書樸,隸書俗,草聖貴在無羈束。 江南有僧名{巩/言}光,紫毫一管能顚狂。 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摘如鉤,挑如撥。 斜如掌,迴如斡。 又如夏禹鏁淮神,波底出來手正拔。 又如朱亥鎚晉鄙,袖中擡起腕欲脫。 有時軟縈盈,一穗秋雲曳空闊。 有時瘦巉岩,百尺枯松露槎枿。 忽然飛動更驚人,一聲霹靂龍虵活。 稽山賀老昔所傳,又聞能者惟張顚。 上人致功應不下,其奈飄飄滄海邊。 可中一入天子國,絡素裁縑灑毫墨。 不繫知之與不知,須言一字千金值。

    吳融 唐宋诗
  • 見美人聞琴不聽

    洛浦風流雪,陽臺朝暮雲。 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

    李播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並序)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吉逾 唐宋诗
  • 道中得雨

    我行野田間,吁嗟連數村。 千山收宿雨,谿作黄梅渾。 漸看風葉底,一洗龜拆痕。 餘功被行客,稍壓旱塵昏。

    朱松 唐宋诗
  • 鏡菴

    古鏡破來菴許大,秋毫未盡眼能寬。 江湖不記三生夢,風月惟餘一釣竿。

    釋慧遠 唐宋诗
  • 憶舊游 其二

    孤桐飽秋風,響作霜天鴻。 手翻九嶷色,下墮瀟湘中。 誰言一寸路,不成西與東。 誰言少年時,不成衰老翁。 欲使膠漆意,通君山水衷。 嘗恐金石奏,復爲鄭衛工。 所悲百年內,徒然羨華嵩。 華嵩有終極,愁淚終難窮。 愁淚一入地,春風無碧叢。

    許必勝 唐宋诗
  • 讚木庵和尚

    面目森嚴,語言希差。 不出飛猿嶺,道聲藹天下。 活嬾菴不傳之宗,死衲僧虛頭話霸。 五坐道場,叢林增價。 稽首拜手,虛空貼卦。

    釋咸傑 唐宋诗
  • 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 甘菊

    世言此解制頹齡,便當園蔬春競種。 到秋猶得泛其英,爛醉莫辭官有俸。

    梅堯臣 唐宋诗
  • 擬和御製郊祀詩 其一

    郊禋饗帝就圜丘,誠格蒼穹靈既留。 夜陟紫壇飈馭下,天臨黄道矞雲浮。 槐林雙闕恩方渙,禾黍三登歲有秋。 幸覩賡歌千載遇,慙無銀筆贊洪猷。

    李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