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峽哀 十

〔唐朝〕 孟郊

梟鴟作人語,蛟虯吸水波。 能于白日間,諂欲晴風和。 駭智蹶衆命,蘊腥布深蘿。 齒泉無底貧,鋸涎在處多。 仄樹鳥不巢,踔𨃚猿相過。 峽哀不可聽,峽怨其奈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宮詞三十首 五

    夜久盤中蠟滴稀,金刀剪起盡霏霏。 傳聲總是君王喚,紅燭臺前著舞衣。

    王涯 唐宋诗
  • 八詠應制二首 二

    入叢臺,叢臺裛春露。 滴瀝間深紅,參差散輕素。 妝蝶驚復聚,黃鸝飛且顧。 攀折殊未已,復值驚飛起。 送影舞衫前,飄香歌扇裏。 望望惜春暉,行行猶未歸。 暫得佳遊趣,更愁花鳥稀。 且學鳥聲調鳳管,方移花影入鴛機。

    上官儀 唐宋诗
  • 柘枝詞

    柳闇長廊合,花深小院開。 蒼頭鋪錦褥,皓腕捧銀桮。 繡帽珠稠綴,香衫袖窄裁。 將軍拄毬杖,看按柘枝來。

    白居易 唐宋诗
  •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四

    僻居多與懶相宜,吟擁寒爐過臘時。 風柳欲生陽面葉,凍梅先綻嶺頭枝。 山川自小拋耕釣,骨肉無因免別離。 賴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羅鄴 唐宋诗
  • 別友人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飄泊在京華。 大朝多事還停舉,故國經荒未有家。 鳥帶夕陽投遠樹,人衝臘雪往邊沙。 夢魂空繫瀟湘岸,煙水茫茫蘆葦花。

    黃滔 唐宋诗
  • 遊祝融峯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烟裏。 山翁愛山不肯歸,愛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尋着不敢驚,沉吟爲怕山翁嗔。 夢迴抖擻下山去,一徑蘿月松風清。 (嘉靖《衡山府志》卷二。 陶敏先生錄示此詩,幷云:「此詩風格不類韓詩,疑僞,姑錄以存疑。 」)。

    韓愈 唐宋诗
  • 六合懷古詩 廢士林館

    士林館側盡儒流,朝士莊田隔近陬。 見說人稀難駐泊,于今荆棘走獐麀。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士林館在竹鎮,其地習儒業,多仕官。 郟滂時館已廢。 」〖2〗《光緒志》詩末注:「士林館在竹鎮,地多習儒業。 」)。

    郟滂 唐宋诗
  • 天寧節前筵口號

    天扶寶運世興王,慶陋猗蘭入畫堂。 千載後觀周禮樂,萬邦搖奉舜衣裳。 北門驕子常輸賮,南極老人方效祥。 試向紅雲瞻魏闕,侍臣應上萬年觴。

    傅察 唐宋诗
  • 偈頌三十首 其一五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僞,大智發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并萬像,影現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己身空。 自了本無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釋印肅 唐宋诗
  • 次韻蔡瞻明登巾山三絕句 其二

    名韁局促祇懷慚,飄忽熙春月過三。 矯首白雲千里外,此心無日不江南。

    洪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