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籃輿出行田,歸來藥裹手親煎。 旱而不雨熱尤劇,節且立秋凉未便。 我亦南山成卧疾,弟猶北闕未迴船。 江南已自傷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聞道籃輿出行田,歸來藥裹手親煎。 旱而不雨熱尤劇,節且立秋凉未便。 我亦南山成卧疾,弟猶北闕未迴船。 江南已自傷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嗚咽離聲管吹秋,妾身今日爲君休。 齊奴不說平生事,忍看花枝謝玉樓。
千卷長書萬首詩,朝蒸藜藿暮烹葵。 清時名立難皆我,晚歲途窮亦問誰。 碧岸釣歸惟獨笑,青山耕徧亦何爲。 尋常抖擻懷中策,可便降他兩鬢絲。
樂□□山(下泐十九字𠔍按似是「黃」字)梅敢比肩(下泐六字)畔看雲□□立庵前天台從(下泐六字)須(下泐。 按右詩似詠植物肩前韻。 見《江蘇通志稿·藝文志·金石》卷七引《續江寧石刻記》)(按:用虛詩刻石在上元攝山,摩崖泐甚,末題:「□〖按當是唐字〗上元甲子歲次〖下泐〗僧用虛〖下泐〗」《續江寧石刻記》跋云:「右詩刻剝泐太甚,搨本僅存六十八字,細宷當是七律四首。 前有序,在千佛巖,距無量殿不遠。 宋張敦頤《六朝事迹》、《攝山志》並著錄。 嚴記在待訪目,《江寧府志》云:『無量殿旁有正書石碣一,惜剝蝕太甚,莫能辨作者姓名,中存大唐上元歲數字。 』殆即指此。 遯甲三元術以唐興元元年甲子爲上元,會昌四年甲子爲中元,天祐元年甲子爲下元,宋乾[德]〖元〗二年甲子又上元也。 此詩當刻於乾德二年以後,時南唐奉宋正朔,故不署年號。 」此組詩殘泐太甚,已無從點斷。 )。
灘潄金沙過枕前,雨絲斜織麯塵煙。 綠楊紅杏宜寒食,紫雁黃鸝聒晝眠。 (見明刻本《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二錄第二句。 )。
鄴城臺殿已荒凉,依舊山河滿夕陽。 瓦礫却鑱今日硯,似教人世寫興亡。
行路難,行路難,九折之坂無足歎。 羊腸劍閣視階闥,巫峽灧澦無波瀾。 長安九衢最巇嶮,侯門處處深如淵。 深如淵,不可履,翻覆風波當面起。 况復深宮嚴九重,雖有羽翼無由通。 行路難,行路難,不如歸去貧窮靜坐巾柴關。 啜菽飲水自行樂,雖有風雨無憂患。
暗裏尋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臍。 欲危疏朵風吹老,太瘦長條雨颭低。 孤艷幾時同把盞,野香猶記助看題。 唐人未識高標在,浪自紛紛說李蹊。
花媚韶光柳弄煙,簫聲處處賣餳天。 誰知子厚懷桑梓,北望長號又一年。
天外奇峰認九華,路人指點是狼牙。 他年刻石題車馬,會遣山前屬漢家。
古聖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稼穡盡民勤,墾耕窮地力。 推化本神農,維時思后稷。 我老欲歸田,茲器已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