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書案上三種梅三首 其三

〔唐朝〕 趙蕃

翠袖佳人倚竹詩,昔人比興乃陳辭。 我今顧欲求真相,綠萼梅花並竹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屓奰頑無風。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 忽然有物來噉之,不知是何蟲。 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凶。 星如撒沙出,攢集爭強雄。 油燈不照席,是夕吐燄如長虹。 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獨行。 念此日月者,爲天之眼睛。 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 嘗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 徑圓千里納女腹,何處養女百醜形。 杷沙脚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 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 今天祗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 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 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 赤龍黑鳥燒口熱,翎鬣倒側相搪撐。 婪酣大肚遭一飽,飢腸徹死無由鳴。 後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帀何處逃汝刑。 玉川子立於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 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 可刳凶蟆腸,無梯可上天。 天階無由有臣蹤,寄牋東南風。 天門西北祈風通,丁寧附耳莫漏泄。 薄命正值飛廉慵,東方青色龍。 牙角何呀呀,從官百餘座。 嚼啜煩官家,月蝕汝不知。 安用爲龍窟天河,赤鳥司南方。 尾禿翅觰沙,月蝕于汝頭。 汝口開呀呀,蝦蟆掠汝兩吻過。 忍學省事不以汝觜啄蝦蟆,於菟蹲於西。 旗旄衛毿㲚,既從白帝祠。 又食於蜡禮有加,忍令月被惡物食。 枉於汝口插齒牙,烏龜怯姦。 怕寒縮頸,以殼自遮。 終令夸蛾抉汝出,卜師燒錐鑽灼滿板如星羅。 此外內外官,瑣細不足科。 臣請悉埽除,慎勿許語令啾譁。 幷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淨無纖瑕。 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嘗其皤。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階桂樹閑婆娑。 姮娥還宮室,太陽有室家。 天雖高,耳屬地。 感臣赤心,使臣知意。 雖無明言,潛喻厥旨。 有氣有形,皆吾赤子。 雖忿大傷,忍殺孩穉。 還汝月明,安行于次。 盡釋衆罪,以蛙磔死。

    韓愈 唐宋诗
  • 泛溪

    曲渚迴花舫,生衣臥向風。 鳥飛溪色裏,人語棹聲中。 餘卉纔分影,新蒲自作叢。 前灣更幽絕,雖淺去猶通。

    朱慶餘 唐宋诗
  • 寄衛別駕

    曉屐歸來嶽寺深,嘗思道侶會東林。 昏沈天竺看經眼,蕭索淨名老病心。 雲蓋數重橫隴首,苔花千點遍松陰。 知君超達悟空旨,三徑閑行抱素琴。

    李山甫 唐宋诗
  • 瓊節高吹宿鳳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李建勳 唐宋诗
  • 生查子 一

    煙雨晚晴天,零落花無語。 難話此時心,梁燕雙來去。 琴韻對薰風,有恨和情撫。 腸斷斷弦頻,淚滴黃金縷。

    魏承班 唐宋诗
  • 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

    蕭散人事憂,迢遰古原行。 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 躋閣謁金像,攀雲造禪扃。 新景林際曙,雜花川上明。 徂歲方緬邈,陳事尚縱橫。 溫泉有佳氣,馳道指京城。 攜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 存者邈難見,去者已冥冥。 臨風一長慟,誰畏行路驚。

    韋應物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一三

    客寄輦轂下,馳心田畝間。 君恩重山嶽,臣節殊安閑。 雖幸米鹽足,其如塵土顔。 終負告歸罪,判然誠獨難。

    曹勛 唐宋诗
  • 和韓秋懷十一首 其七

    窗几生新凉,燈火照初暗。 省己有昨非,探懷無宿憾。 古書恣掀翻,古意薄窺瞰。 心將遊寂寞,語復攻苦淡。 實歉名忌浮,才踈得懲濫。 守志懼不堅,入道恐成暫。 性抑戒戕賊,心猿思繫纜。 有友頻琢磨,無官自校勘。 澹然學楊雄,不恨儲無甔。

    王十朋 唐宋诗
  •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其二

    春江潑天明,蕭寺踞山塢。 荒階下鳥雀,古木颯風雨。 徐行石苔花,徙倚望江渚。 日暮山更寒,簷頭鈴自語。

    林憲 唐宋诗
  • 送韓子華十月拜掃

    白露已變霜,孝心竟悲惻。 薦衣如念存,拜壠不遑息。 带劍蓬池外,兼程困馬力。 禮畢便當還,於誠乃爲得。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