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西軒雜題三首 其二

〔唐朝〕 趙蕃

早風蓬勃不能涼,獨卧幽軒日日長。 頼有圖書慰岑寂,左抽右取畧無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苦熱行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絺綌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 長風萬里來,江海蕩煩濁。 却顧身爲患,始知心未覺。 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王維 唐宋诗
  • 花底

    紫蕚扶千蘂,黃鬚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杜甫 唐宋诗
  • 青青水中蒲三首 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雙魚。 君今上隴去,我在與誰居。

    韓愈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竹枝 二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江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 唐宋诗
  • 將赴京留贈僧院

    九衢塵土遞追攀,馬跡軒車日暮間。 玄髪盡驚爲客換,白頭曾見幾人閑。 空悲浮世雲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 謝却從前受恩地,歸來依止叩禪關。

    許渾 唐宋诗
  • 樂府體

    蓮子房房嫩,菖蒲葉葉齊。 共結池中根,不厭池中泥。

    曹鄴 唐宋诗
  • 翻經臺

    野蔓高臺下,前朝記不誣。 金文翻古偈,漢字變胡書。 綵缐風飄斷,緗縑火燼餘。 破雲開白日,穿水照芙蕖。 科斗頻更改,菴園幾遍鋤。 真門兼逸韻,兩欲慕相如。 (見《永樂大典》卷二六○三「七皆」「臺」邁「翻經臺」條〖三函三十冊〗。 復見同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見《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存古抄本北宋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

    包佶 唐宋诗
  • 冶山二十詠(幷序) 天泉池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闢爲毬場,即山爲亭,作詩題于其壁。 」次錄其序之大略,幷云二十首的詩題是:《望京山》、《觀海亭》、《雙檜嶺》、《登山路》、《天泉池》、《翫琴臺》、《筯竹巖》、《枇杷川》、《荻蘆崗》、《桃花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簹坳》、《八角亭》、《椒盤石》、《白土谷》。 詩各一章,章六句。 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錄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樓》二句,後者已收入《全唐詩》卷四六六。 《淳熙三山志》另錄馮審所作記。 )。

    裴次元 唐宋诗
  •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昔時風景登臨地,今日衣冠送別筵。 醉坐自傾彭澤酒,思歸長望白雲天。 洞庭一葉驚秋早,濩落空嗟滯江島。 寄語朝廷當世人,何時重見長安道。

    孟浩然 唐宋诗
  • 別江上一二友生

    國風千載務重華,須逐浮雲背若耶。 無地可歸堪種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白綸巾卸蘇門月,紅錦衣裁御苑花。 他日成都却回首,東山看取謝鯤家。

    譚用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