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塞應懸隔,崇墉謾太高。
无
其他无
〔宋朝〕 黄裳
障塞應懸隔,崇墉謾太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聖聰。 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曈。 花木經宵露,旌旗立仗風。 何期於此地,見說似仙宮。
蒼生期漸泰,皇道欲中興。 國用銷靈像,農功復冗僧。 冕旒辭北闕,歌舞怨西陵。 惟有金莖石,長宵對玉繩。
王事圭峰下,將還禁漏餘。 偶歡新歲近,惜別後期疎。 雪罷見來吏,川昏聊整車。 獨吟多暇日,應寄柏臺書。
石臺置香飯,齋後施諸禽。 童子亦知善,衆生無懼心。 苔痕蒼曉露,盤勢出香林。 錫杖或圍繞,吾師一念深。
峴山亭畔紅妝女,小筆香牋善賦詩。 顔貌共推傾國色,篇章皆是斷腸辭。 便牽魂夢從今日,得見嬋娟在幾時。 千里關河萬重意,夜深無睡暗尋思。
西望巫峽峯,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麥麻漫沃衍,家家足粳魚。 深山雞犬接,誰復識於菟。 挻禍者何人,火獵而兵屠。 庚戌日南至,渠魁宴宜都。 一膾八百姬,坐無羊與豬。 葛伯殺餉童,湯征自亳徂。 恢恢天網漏,莽莽一紀餘。 遺民百存一,茨棘伏且逋。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賦租。 籍戶析丁口,奏言民數敷。 一縣三十家,一城三百廬。 指爲太平象,蒼穹焉可誣。 翩翩兩孤鶴,歸自青海隅。 長松雖好在,池圃傷榛蕪。 邦君能好客,授館高明居。 春風摇宇宙,慘澹心盤紆。 玉花暗寒食,桑穀凍不蘇。 流民渡沔來,曳牛負其孥。 似聞俶擾中,復有紅巾徒。 轇轕隨鄧間,厥意知何如。 古來上流地,最重荆州符。 形勢在東南,橫跨此其樞。 皇文不用武,重閉聞勇夫。 要當强楚蜀,莫使窺全吳。 滔滔江與漢,晨夜朝宗趨。 天聰方四達,廟算有良圖。
兩州佳政萬人傳,一旦那知遂溘然。 到底久生從古少,要須乘健早歸田。
君不見西京孝武稱材雄,致治欲與唐虞同。 詔求賢良論闕政,翻取曲學公孫弘。 又不見文宗在唐號儒雅,制詔勤勤策群下。 劉蕡切直棄不收,卒使太阿歸宦者。 吾皇策士親臨軒,不爲故事求空言。 猶疑有司效馮宿,或恐前列登公孫。 九天賜下飛奎翰,照眼昭回悼雲漢。 抑尚忠諛有訓詞,品題高下由宸斷。 儒宗被命持文衡,銀鈎拜賜恩非輕。 歸將樂石刊聖語,分貺下及狂愚生。 畎畆惓倦蓄忠憤,射策自慙言不盡。 它日倘陪鴛鷺行,願效魏公攄底藴。
金華山高九天半,夜雪裝成珠玉案。 蘭溪水清千頃强,朔風凍作瑠璃釭。 日光雪光兩相射,病眼看來忘南北。 恨身不如波上鷗,脚指爲楫身爲舟。 恨身不如沙上雁,蘆花作家梅作伴。 折綿冰酒未是寒,曉寒真欲冰我肝。 急閉篛篷擁爐去,竹葉梨花十分注。
梅雨知時節,農家喜若何。 積薪蠶下箔,鋤水稻分窠。 綠有笋成竹,黄無麥作蛾。 一春嘗苦旱,三日未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