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携重愛携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无
其他无
〔宋朝〕 鞏豐
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携重愛携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孟孫唯問孝,萊子復辭官。 幸遂溫凊願,其甘稼穡難。 採芝供上藥,拾槿奉晨餐。 棟裏雲藏雨,山中暑帶寒。 非時應有筍,閑地盡生蘭。 賜告承優詔,長筵永日歡。
昔我伊原上,孤遊竹樹間。 人依紅桂靜,鳥傍碧潭閑。 松蓋低春雪,藤輪倚暮山。 永懷桑梓邑,衰老若爲還。
耕鑿連雲磴,蹄痕見福衡。 泣天伸養志,喘月藉留名。 紀鳯儀同美,歌麟趾歧榮。 勝遺方寸地,風動後人耕。 (以上三詩均見《江上詩鈔》卷一。 )(望按:顧季慈心求輯《江上詩鈔》卷一收魏璞詩五首,其一《奉和皮襲美悼鶴》,其二《又奉和襲美一首》。 二詩《全唐詩》收之,惟「璞」作「朴」。 小傳云:「魏朴字不琢,毘陵人。 詩二首。 」又按《全唐詩》皮日休卷有《五貺詩》幷序。 序云:「毘陵處士魏不琢,氣真而志放,居毘陵凡二紀,閉門窮學」云云。 又有《寄毘陵魏處士朴》一首,他詩詩題又有「毘陵魏不琢處士」之語。 又《全唐詩》陸龜蒙卷有《奉和襲美目前魏處士五貺詩》及《和襲美寄毘陵魏處士朴》等詩,可相參閱。 )。
滿(《吟窗雜錄》作「清」)朝唯我相,秉柄無親讎。 三年司大董,最切是編修。 史才不易得,勤勤處處求。 愚從年始立,東[觀](望)思優遊。 昔時人未許,今來虛白頭。 春臺與秋閣,往往興歸愁。 信運北闕下,不繫如虛舟。 綿蕝非所好,一日疑三秋。 何當適所願,便如適瀛洲。 (見中華書局校點本《舊五代史》卷一三一《賈緯傳》。 《吟窗雜錄》卷二十八錄首四句。 )。
西山多奇狀,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結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 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 且耽田家樂,遂曠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 如能樹桃李,爲我結茅茨。
文公不可見,空使蜀人傳。 講席何時散,高臺豈復全。 豐碑文字滅,冥漠不知年。
昔日曾爲尺木階,今朝真是青雲友。
高林縹緲强可見,茅屋半山烟雨昏。 誰家一幅鵞溪絹,古畫猶存水墨痕。
顔范遥同異代心,琳宮香火道緣深。 詩家風味今誰在,定訪彌明與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