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浙西周判官

〔唐朝〕 張籍

由來自是煙霞客,早已聞名詩酒間。 天闕因將賀表到,家鄉新著賜衣遠。 常吟卷裏新酬句,自話湖中舊住山。 吳越主人偏愛重,多應不肯放君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喬琳

    去年上策不見收,今年寄食仍淹留。 羨君有酒能共醉,羨君無錢能不憂。 如今五侯不待客,羨君不問五侯宅。 如今七貴方自尊,羨君不過七貴門。 丈夫會應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論。

    劉眘虛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欸乃曲 三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猨吟。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元結 唐宋诗
  • 送隱者歸羅浮

    春山杳杳日遲遲,路入雲峰白犬隨。 兩卷素書留貰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萊道士飛霞履,清遠仙人寄好詩。 自此塵寰音信斷,山川風月永相思。

    李羣玉 唐宋诗
  • 鄠郊山舍題趙處士林亭

    圭峰秋後疊,亂葉落寒墟。 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書。 雲深猿拾栗,雨霽蟻緣蔬。 只隔門前水,如同萬里餘。

    李洞 唐宋诗
  • 獨坐

    託身千載下,聊思(《韻語陽秋》作「遊」)萬物初。 欲令無作有,翻覺實成虛。 周文方定策,秦帝即焚書。 寄語無爲者,知君悟有餘。 (按:《韻語陽秋》卷十一、《文獻通考》卷二三一、《經籍考》引《周氏涉筆》收前四句,《全唐詩》卷三七收入。 )。

    王績 唐宋诗
  • 詩送玄靜先生歸廣陵(幷序)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玄宗皇帝李隆基 唐宋诗
  • 送司農崔丞

    黃鸝鳴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時皆省郎,而我獨留此。 維監太倉粟,常對府小史。 清陰羅廣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長安,今承朝野歡。 宰臣應記識,明主必遷官。 塞外貔將虎,池中鴛與鸞。 詞人洞簫賦,公子鵕䴊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闌。 行行取高位,當使路傍看。

    李頎 唐宋诗
  • 用明有携酒賞梅之約久而未至復和以督之

    美酒名花並,無情即易忘。 小槽應注瀑,大樹欲殘籹。 雖則通達道,其如隔繚牆。 寄人慚大庾,求伴媿高陽。 好傍枝間醉,時聞盞面香。 已勤賡唱久,未覩肆筵長。 月下疎疎映,風餘片片狂。 可憐花似雪,那得酒如湘。 夢作瑶林去,斟浮玉斚光。 八仙當避席,百卉定羞芳。 莫待松醪碧,休尋蜜萼黄。 風流貴公子,火急傚原嘗。

    胡寅 唐宋诗
  • 次韻陸務觀海棠

    喚回殘睡强矜持,淺破朱脣倚笛吹。 千古妖妍磨不盡,長隨春色上花枝。

    程大昌 唐宋诗
  • 仰和令製臘中三白

    六花紛委地,隨物賦圓方。 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馬祥。 月孤難耀彩,句妙與爭光。 不獨誇三白,深宜熟五粱。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