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地繒紗紋樣新,遠封來寄學曹人。 便令裁制爲時服,頓覺光榮上病身。 應念此官同棄置,獨能相賀更殷勤。 三千里外無由見,海上東風又一春。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籍
越地繒紗紋樣新,遠封來寄學曹人。 便令裁制爲時服,頓覺光榮上病身。 應念此官同棄置,獨能相賀更殷勤。 三千里外無由見,海上東風又一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閑宵靜話喜還悲,聚散窮通不自知。 已分雲泥行異路,忽驚雞鶴宿同枝。 紫垣曹署榮華地,白髮郎官老醜時。 莫怪不如君氣味,此中來校十年遲。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爲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終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那堪聞蕩子,迢遞涉關山。 腸爲馬嘶斷,衣從淚滴斑。 愁看塞上路,詎惜鏡中顏。 儻見征西雁,應傳一字還。
軺車故國世應稀,昔日書堂二紀歸。 手植松筠同茂盛,身榮金紫倍光輝。 入門鄰里喧迎接,列坐兒童見等威。 却對芸窗勤苦處,舉頭全是錦爲衣。
種稻三十頃,種柳百餘[株]。 稻可供飦粥,柳可爨庖廚。 息耒柳陰下,讀書稻田隅。 以樂堯舜道,同是耕莘夫。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談馬礪畢,王田數七。
參差峯岫晝雲昏,入望攀蘿濁浪奔。 震澤湧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脚,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採蘭蓀。 (見《宋詩紀事》引《吳都志》。 )(見《吳郡志》卷三三《郭外詩》,爲同題二首之一。 《吳郡志》云:「水月禪院,在洞庭山縹緲峰下。 ……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之。 皇朝祥符間,詔易今名。 」贊寧卒於咸平四年〖據《釋氏疑年錄》〗,易名水月爲其身後事,詩題似應作《寄題明月禪院》。 )。
負琴兼杖藜,特地過巖西。 已見竹軒閉,又聞山鳥啼。 長松寒倚谷,細草暗連溪。 久立無人事,烟霞歸路迷。
風烟未息倩詩催,小立欄桿亦快哉。 江面貼天晴更好,濤頭拍案去仍回。 晚山過雨亂鬟擁,細舶點空浮雁來。 坐待月明寒練凈,片槎直欲到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