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答梅聖俞大雨見寄

〔宋朝〕 歐陽修

夕雲若頹山,夜雨如决渠。 俄然見青天,燄燄升蟾蜍。 倏忽陰氣生,四面如吹噓。 狂雷走昏黑,驚電照夔魖。 搜尋起龍蟄,下擊墓與墟。 雷聲每軒轟,雨勢隨疾徐。 初若浩莫止,俄收閴無餘。 但掛千丈虹,紫翠橫空虛。 頃刻百變態,晦明誰卷舒。 豈知下土人,水潦沒襟裾。 擾擾泥淖中,無異鴨與豬。 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 閑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 鄰注湧溝竇,街流溢庭除。 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爲潴。 牆壁豁四達,幸家無貯儲。 蝦蟇鳴竈下,老婦但欷歔。 九門絕來薪,朝爨欲毀車。 壓溺委性命,焉能顧圖書。 乃知生堯時,未免憂爲魚。 梅子猶念我,寄聲憂我居。 慰我以新篇,琅琅比瓊琚。 官閑行能薄,補益愧空疎。 歲月行晚矣,江湖盍歸歟。 吾居傳郵爾,此計豈躊躇。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歲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撫州辨對留別崔法曹陸大祝處士上人同賦人字口號

    上國杳未到,流年忽復新。 回車不自識,君定送何人。

    戴叔倫 唐宋诗
  • 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才子神骨清,虛竦眉眼明。 貌應同衞玠,鬢且異潘生。 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 滿堂歸道師,衆口宗詩伯。 須臾里巷傳,天子亦知賢。 出詔升高士,馳聲在少年。 自爲才哲愛,日與侯王會。 匡主一言中,榮親千里外。 更聞仙士友,往往東回首。 驅石不成羊,指丹空斃狗。 孤帆淮上歸,商估夜相依。 海霧寒將盡,天星曉欲稀。 潮頭來始歇,浦口喧爭發。 鄉樹尚和雲,鄰船猶帶月。 到洞必傷情,巡房見舊名。 醮疎壇路澀,汲少井欄傾。 別我長安道,前期共須老。 方隨水向山,肯惜花辭島。 悵望執君衣,今朝風景好。

    李端 唐宋诗
  • 逢張十八員外籍

    旅思正茫茫,相逢此道傍。 曉嵐林葉暗,秋露草花香。 白髮江城守,青衫水部郎。 客亭同宿處,忽似夜歸鄉。

    白居易 唐宋诗
  •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滻宸遊龍騎來。 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 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遞南山作壽杯。 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宋之問 唐宋诗
  • 深渡驛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 他鄉對搖落,倂覺起離憂。

    張說 唐宋诗
  • 至後書事

    歲盡意不盡,日長愁更長。 將士介生蟣,黔黎疻復瘡。 拊膺念江夏,掩面向山陽。 大隱未高枕,巨鼇仍望洋。 舊聞死可禱,或以酒自戕。 廢卷三太息,撫時徒感傷。

    蘇簡 唐宋诗
  • 台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 霞起堂

    赤城在何處,明霞坐中起。 大千無色界,向背五雲裏。 羽人跨丹鳳,千載一來止。 嚥漱餐泰和,瓊田結珠蕊。

    林憲 唐宋诗
  • 偈頌三十首 其一五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非塵體不動,本實理含融。 先天唯此物,今古學無蹤。 難了意在處,塞頑空色空。 本無有指,妄言色空。 若得妄消歇,真體者何窮。 真體非形相,不離形相中。 幻質皆虛僞,大智發於中。 幻盡覺圓滿,心光寥廓通。 此通無對待,天地在其中。 森羅并萬像,影現一鏡中。 鏡中實我體,寂湛印倥侗。 若能同道者,與理本相同。 唯守性清浄,眼耳若盲聾。 情忘兼想盡,忽覺己身空。 自了本無物,强以道言通。 此法滯諸學,皆幻質相容。 若離一切相,形體外靈通。 左右逢其源,煩不入胸中。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眷屬猶如夢,非冤不遇逢。 如今兒女者,皆再來祖宗。 一根來復去,如觀桑葉同。 本樹何曾動,凋葉有來冬。 葉落明年發,根深不怕風。 但能勤力護,勿使火兼蟲。 毀壞本根者,萬劫墮貧窮。 如今憂生死,猶如顛哭空。 不知空本無,如翳生眼中。 眼明雖說實,不可順盲聾。

    釋印肅 唐宋诗
  • 二月十四日曉起看海棠八首 其五

    花密無重數,看來眼轉迷。 化爲花世界,忘却日東西。

    楊萬里 唐宋诗
  • 訓蒙絕句 任重

    氣無强弱志爲先,努力便行休放肩。 捱得一番難境界,便添脊骨一番堅。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