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尋春地,今來感歲華。 人行已荒徑,花發半枯槎。 高榭林端出,殘陽水外斜。 聊持一罇酒,徙倚憶天涯。
无
其他无
〔宋朝〕 歐陽修
昔日尋春地,今來感歲華。 人行已荒徑,花發半枯槎。 高榭林端出,殘陽水外斜。 聊持一罇酒,徙倚憶天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閑園多好風,不意在街東。 早早詩名遠,長長酒性同。 竹香新雨後,鶯語落花中。 莫遣經過少,年光漸覺空。
窗下聞雞後,蒼茫映遠林。 纔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 是處程塗遠,何山洞府深。 此時堪竚望,萬象豁塵襟。
月斜孤館傍村行,野店高低帶古城。 籬上曉花齋後落,井邊秋葉社前生。 飢烏索哺隨雛叫,乳牸慵歸望犢鳴。 荒草連天風動地,不知誰學武侯耕。
潮落風初定,天吳避客舟。 近承三殿旨,欲向五湖游。 不厭烏皮几,新縫鶴氅裘。 明珠漂斷岸,陰火映中流。 華蓋芝童引,神丹桂女收。 懸知居縹緲,因爲識浮丘。
深居四十年,語舊淚潺潺。 官滿春辭省,兵來夜出關。 思隨江鶴遠,心寄海鷗閒。 莫訝頻相訪,前峯似故山。 (同前。 )(案唐許渾烏絲欄真蹟,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著錄之,其跋畧謂「右唐郢州刺史許渾所書烏絲欄詩一百七十一篇真蹟,分上下凡二卷。 纖組閒錯,辭格華古,筆妙爛然,見爲三絕」云云。 《橫山草堂叢書》陳慶年跋謂:「用晦真蹟自敍云:『編集新舊五百篇』。 《全唐詩》編丁卯詩至五百三十餘著,逾於郢州自紀之數,丁卯之詩,宜若一無所遺。 乃《宣州開元寺贈惟直上人一首》與《茅山題徐校書隱居一首》明載於真蹟中者,即爲《全唐》摭拾所不及。 」)。
仙人蛻骨幾何年,姓氏於今秘不傳。 石壁蒼崖無處問,空餘洞府尚依然。
樵客高僧兩斷蓬,偶同烟榜泛秋風。 栖賢雪夜匆匆別,豈意相逢在剡中。
風雨連朝忽轉晴,天還著意作清明。 簿書共了公家事,尊酒聊酬我輩情。 花却餘寒紅尚瘦,柳融初日黛猶輕。 一年春事纔如許,又作明朝祓禊行。
當年二老歎云云,猶喜坡翁返故鄉。 展卷如今但陳迹,丘原無復起蘇黄。
葉脫林梢處處秋,壯懷易感更登樓。 日斜鍾阜煙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 人似仲宣思故國,詩如杜老到夔州。 十年前作金陵夢,重撫闌干說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