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三朝社稷臣,壺漿夾道擁如雲。 金貂爭看真丞相,竹馬猶迎舊使君。 豈止軒裳誇故里,已將鍾鼎勒元勳。 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平津自有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歐陽修
白首三朝社稷臣,壺漿夾道擁如雲。 金貂爭看真丞相,竹馬猶迎舊使君。 豈止軒裳誇故里,已將鍾鼎勒元勳。 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平津自有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蘭膏墜髮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 城西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潾潾。 麒麟公子朝天客,珮馬璫璫鐺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翦斷鮫綃破春碧。 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饒。 秋羅拂衣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膠膠塘水滿,綠萍如粟蓮莖短。 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痕零落愁紅淺。 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圓。
慘淡風雲會,乘時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綸。 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 霸氣西南歇,雄圖曆數屯。 錦江元過楚,劒閣復通秦。 舊俗存祠廟,空山立鬼神。 虛簷交鳥道,枯木半龍鱗。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閭閻兒女換,歌舞歲時新。 絕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如何對搖落,況乃久風塵。 孰與關張並,功臨耿鄧親。 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 遲暮堪帷幄,飄零且釣緡。 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
葉覆清溪灩灩紅,路橫秋色馬嘶風。 獨攜一榼郡齋酒,吟對青山憶謝公。
天外明河翻玉浪,樓西涼月湧金盆。 香銷甲乙牀前帳,宮鎖玲瓏閉殿門。
倏忽墮鵷行,天南去路長。 片言曾不諂,獲罪亦何傷。 象戀藏牙浦,人貪賣子鄉。 此心終合雪,去已莫思量。
梅落新春入後庭,眼前風物可無情。 曲池波晚冰還合,芳草迎船綠未成。 且上高樓望,相共凭闌看月生。
汧水北,隴山東,漢家神女廟其中。 寒食盡,清明旦,遠近香車來不斷。 飛泉直注漴道間,大岫橫遮隱(伯三八八五卷無此字)天半。 花正新,草復綠,黃鶯現見(任半塘改爲「睍睆」)[遷喬](〖千橋〗從任說改)木。 汧流括(任改作「活」),古樹攢,隴[坂]((返)從任說改)高高布雲族(疑應作「簇」,任改爲「端」,恐非。 )水清靈,竹矇密,無匣仙潭難延碧。 談(任改作「淡」)樓閣,人畫成,翠嶺山花天繍出。 塵冥寞,馬盤桓,爭奔陌上聲散散。 公子王孫一隊隊,管絃歌舞幾般般。 酌醴醑,補(伯三八八五卷作「捕」,似皆未允,任錄作「舞」,似無據)錦筵,羅幃翠幕奄(任改作「掩」)靈泉。 是日(任錄誤作「堤上」)淹留不覺寐,歸來明月滿秦川。 (見伯三六一九卷、伯三八八五卷。 )(按: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此詩,僅據伯三六一九卷,文字偶有誤,但校改處亦頗可採,又推測蘇癿應爲哥舒翰同時人,亦可備一說。 )。
土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汾陰備冬禮,長樂應和風。 賜慶垂天澤,流歡舊渚宮。 樓臺生海上,簫鼓出天中。 霧曉筵初接,宵長曲未終。 雨隨青幕合,月照舞羅空。 玉陛分朝列,文章發聖聰。 愚臣忝書賦,歌詠頌絲桐。
竟日成清坐,因行或撫松。 牆陰連曲浪,木杪涌奇峰。 要路看公等,閑鄉屬我儂。 未春花已盡,春到若爲容。
一雨初晴小霧披,海天羊胛報晨暉。 寒消艷雪沈樓唱,暖入重簾御袷衣。 柳外輕黄紛漠漠,梅梢殘白悵微微。 烟臯笑電無窮樂,行御鯨牙逐錦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