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驅漢馬踏胡霜,每嘆勞生祗自傷。 氣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鴈解隨陽。
无
其他无
〔宋朝〕 歐陽修
身驅漢馬踏胡霜,每嘆勞生祗自傷。 氣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鴈解隨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 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 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松。 石徑陰且寒,地響知遠鐘。 似行山林外,聞葉履聲重。 低礙更俯身,漸遠晝夜同。 時時白蝙蝠,飛入茅衣中。 行久路轉窄,靜聞水淙淙。 但願逢一人,自得朝天宮。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爲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無奈同官珍重意,幾迴臨路却休行。
我嘗遊太湖,愛石青嵯峨。 波瀾取不得,自後長咨嗟。 奇哉賣石翁,不傍豪貴家。 負石聽苦吟,雖貧亦來過。 貴我辨識精,取價復不多。 比之昔所見,珍怪頗更加。 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 水稱至柔物,湖乃生壯波。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 氣質偶不合,如地生江河。 置之書房前,曉霧常紛羅。 碧光入四鄰,牆壁難蔽遮。 客來謂我宅,忽若巖之阿。
浪跡江湖白髮新,浮雲一片是吾身。 寒歸山觀隨碁局,暖入汀洲逐釣輪。 越桂留烹張翰鱠,蜀薑供煮陸機蓴。 相逢一笑憐疎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峯。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香發王孫草,春生君子風。 光搖低偃處,影散豔陽中。 稍稍移蘋末,微微轉蕙叢。 浮煙傾綠野,遠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氣融。 清暉誰不挹,幾許賞心同。
鬼氣蒼黃棘葉紅,昔時人血此時風。 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
寒食家家盡禁煙,野棠風墜小花鈿。 如今空有孤魂夢,半在嘉陵半錦川。
數日相望極,須知意思迷。 夢魂不怕險,飛過大江西。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三五引李頎《古今詩話》)(〖1〗《古今詩話》云:「池陽崔球爲太學生,苦學不歸。 一日,晝夢到其家,見其妻正寫字呼之,不應,與之言,不答,眡其所書,乃詩也,曰〖略〗。 既覺,歷歷記之。 數日書至,其妻寄此詩,一字不差。 驗其寫詩日,乃球得夢之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