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回環兮古龍湫,山木陰翳兮枝相樛。 轟雷掣電兮耀靈虬,膏澤霶霈兮歲有秋。
无
其他无
〔宋朝〕 邵普
四山回環兮古龍湫,山木陰翳兮枝相樛。 轟雷掣電兮耀靈虬,膏澤霶霈兮歲有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靜景憑高望,光分翠嶂開。 嶮飛千尺雪,寒撲一聲雷。 過去雲衝斷,旁來燒隔廻。 何當住峰下,終歲絕塵埃。
牛頭天際碧凝嵐,王導無稽亦妄談。 若指遠公爲上闕,長安應合指終南。
回波[爾](來)時[六](大)(均從任校)賊,不如持心斷惑。 縱使誦經千卷,眼裏見經不識。 不解佛法大意,徒勞排文數黑。 頭陀蘭若精進,希望後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聖道何由可剋。 若悟生死之(任校作「如」)夢,一切求心皆息。 (按:原卷此首前題「王梵志迴波樂」六字,以下連抄。 任謂此首及以下六皆屬《迴波樂》之作。 )。
下營次,衆鳥集羣鳴。 如在德鄉猶自可,若臨刑上血成坑,此兆細(京本作「仔細要」)詳聽。
達道真人見者稀,豈教容易等閑知。 陰陽造化無非實,天地元精動合宜。 功行三千須及物,還丹九轉上昇時。 忙中歲月忙中遣,我本愚來性不移。
照時遠近俱到,用時毫髪無遺。 直得二途不涉,方能照用同時。 趯倒趙州略彴,拈起馬師簸箕。 任待通身是眼,當陽未免膠𥻿。
弄袖和風拂拂輕,衆香迎面酒微醒。 凉尋小徑通幽處,花壓欄干竹一亭。
伯才不鼓琴,良爲知音撤。 淵明琴無絃,荆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繁,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掣。 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燄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黄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斆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輟。 顧慙澤畔癯,韋編老披閲。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頼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復于隍,需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榕影下照水,翠蛟舒復樛。 溪光逆昇簷,朱夏凍以幽。 高閣昔雨荒,奇觀久風休。 南軒天遣來,山谷神與謀。 宇新址惟舊,景逝人爲留。 不意猿飲潭,復見駟駕輈。 先生何孤往,野客欠從游。 願携龍文璧,去瀹兔褐甌。 垂手掬寒泚,移床聽涼颼。 閣迥詩更超,古往今亦猶。 攬渠五字妙,覺我百疾瘳。 出山未遽誤,在山未遽優。 如何近來夢,夜夜在釣舟。
斗州只解寄鵝毛,鼎肉何曾饋百牢。 驅使木奴供露顆,催科郭索獻霜螯。 鄉封萬戶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詩太清絕,喚將雪虐更風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