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轉松杉面面聲。 遺廟香殘人少到,古臺仙去草閒生。 都緣世念多時絕,不但塵襟逐境清。 却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橫。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鎡
杖藜如向碧空行,路轉松杉面面聲。 遺廟香殘人少到,古臺仙去草閒生。 都緣世念多時絕,不但塵襟逐境清。 却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般名利不關身,況待山平海變塵。 五月波濤爭下峽,滿堂金玉爲何人。 謾誇浮世青雲貴,未盡離杯白髮新。 誰似雨篷篷底客,渚花汀鳥自相親。
將軍闢轅門,耿介當風立。 諸將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劒氣射雲天,鼓聲振原隰。 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 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 截圍一百里,斬首五千級。 代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襲。 乘我廟堂運,坐使干戈戢。 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
鴈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縮落縮寒毛。 願君迴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養)[二]疲老。 (「卷」,原卷作「養」。 )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 昔是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揪塵闇形影遙,(「長揪」,蔣、項皆云當作「長楸」。 )上策(林)[三](「策」,原卷作「葉」。 )日明蹤跡偏(徧)。 漢女[四]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霑霑(君)[五]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 少年馳射出幽幷,高秋搖落重橫行;雲中想見遊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垂耳不知年,粧樓畫眉寧記日? 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遷喬」,蔣校作「僊橋」,指成都昇僊橋,用《華陽國志》載司馬相如事。 )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賣(買)骨復何時? ([一]劉希夷的詩在敦煌卷子裏面傳鈔的不少,如《白頭老翁》〖《全唐詩》作《代悲白頭翁》〗有三個寫本,並且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和《死馬賦》寫在同一卷子〖伯三六一九〗上的,還有《擣衣篇》和《北邙篇》〖《全唐詩》作《洛川懷古》〗,《擣衣篇》也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此題作「劉希移」,誤。 [二]依俞、劉說。 [三]依劉校。 [四]劉云:「漢女謂烏孫公主,見石崇《王明君辭序》。 」[五]依俞校。 )。
平生中表最情親,浮世那堪聚散頻。 謝眺却吟歸省閣,劉楨猶自臥漳濱。 舊游半是前生事,要路多達後進人。 且喜新吟報強健,明年相望杏園春。 (《徐公文集》卷三。 )(按:《徐公文集》卷三收《表弟包穎見寄》,爲包穎寄徐鉉之作;其次爲和詩一首,爲徐鉉和包穎之作。 《全唐詩》誤以包穎詩收徐鉉名下,而以徐和詩錄歸包穎名下。 今爲分別移正之。 此則參《文史》二十五輯曹汛先生文。 )。
東閣題詩得緒餘,溪頭千樹繞幽居。 來禽青李曾何算,底事猶傳逸少書。
乾坤萬事上眉端,寂歷東風獨倚欄。 白髮餘春能幾醉,綠陰細雨不多寒。 香飄苔逕花誰惜,影落沙鶴泉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彈。
促席山堂夜,寒燈吐碎金。 酒分鄰甕美,栗爆地爐深。 疏懶難堪事,紛華易壞心。 自憐貪寸祿,雙鬢老侵尋。
即心即佛眉拕地,非佛非心雙眼橫。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暮雲細細鱗千疊,新月纖纖玉一釣。 嘆息化工真妙手,衝寒來倚水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