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輪艷艷湧東牆,魚觸波紋破碎光。 十萬人家眠正熟,誰知凉滿一胡床。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鎡
冰輪艷艷湧東牆,魚觸波紋破碎光。 十萬人家眠正熟,誰知凉滿一胡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此地無駐馬,夜中猶走輪。 所以路旁草,少於衣上塵。
暮春三月晴,維揚吳楚城。 城臨大江汜,迴映洞浦清。 晴雲曲金閣,珠樓碧煙裏。 月明芳樹羣鳥飛,風過長林雜花起。 可憐離別誰家子,於此一至情何已。
暮齒忽將及,同心私自憐。 漸衰宜減食,已喜更加年。 紫綬行聯袂,籃轝出比肩。 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
藍袍竹簡佐琴堂,縣僻人稀覺日長。 愛靜不嫌官況冷,苦吟從聽鬢毛蒼。 閑尋野寺聽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陽。 騫翥會應霄漢去,漁竿休更戀滄浪。
瑣窗春暮,滿地梨花雨。 君不歸來情又去,紅淚散霑金縷。 夢魂飛斷煙波,傷心不奈春何。 空把金針獨坐,鴛鴦愁繡雙窠。
香連隣舍像。 (見《唐詩紀事》卷四九引《酉陽雜俎》)。
理奧絕思量,根尋徑路長。 因茲知隔濶,無那被封疆。 人生須特達,起坐覺馨香。 清淨如來子,安然坐道場。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楚山有高士,梁國有遺老。 築室既相鄰,向田復同道。 糗糒常共飯,兒孫每更抱。 忘此耕耨勞,媿彼風雨好。 蟪蛄鳴空澤,鶗鴂傷秋草。 日夕寒風來,衣裳苦不早。
國香傾國色,天質殆天憐。 含笑冰崖側,無言石瀨濺。 湘娥愁暮倚,孫令馥終筵。 卜夜多松炬,玉容殊更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