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感春

〔唐朝〕 李賀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 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朱大遊塞

    歲暮一爲別,江湖聊自寬。 且無人事處,誰謂客行難。 郢曲憐公子,吳州憶伯鸞。 蒼蒼遠山際,松柏獨宜寒。

    張南史 唐宋诗
  • 送徐秀才之吳

    吳都霸道昌,才子去觀光。 望闕雲天近,朝宗水路長。 海門收片雨,建業泊殘陽。 欲問淮王信,仙都即帝鄉。

    齊己 唐宋诗
  • 酬惠米詩

    棄却金鑾衲布衣,修身浮海到華西。 原身自是皇太子,慕道相逢柯用之。 未敢叩門求地語,昨叨送米續晨炊。 而今飱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飢。 (以上《嘉靖池州府志》九)(〖1〗周贇《九華山志》卷十考訂此詩與李白次韻詩皆爲僞作,其說云:「無論太白時未有次韻之習,金地藏未爲天子第,此等詩真令人見而欲嘔。 曾學爲詩者亦不鄙俚至此,此幷未嘗學爲詩而托名太白地藏者也。 」幷據費冠卿《化城寺記》,考金地藏爲新羅王子而非世子,卒于貞元十一年,壽九十九,應生於武后神功元年。 )。

    金地藏 唐宋诗
  • 重陽日鄂城樓送屈突司直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 風景同前古,雲山滿上游。 蒼蒼來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關中事,蕭何共爾憂。

    劉長卿 唐宋诗
  • 挽仁宗皇帝詞 其二

    帝者因山葬,天王下度悲。 壽原三聖接,神駕萬靈馳。 怨入笳簫曲,威陳劍舄儀。 空留人馬迹,不復到瑶池。

    胡宿 唐宋诗
  • 偈頌七十八首 其四二

    聲色見聞鬧浩浩,怡似兒時鬬百草。 兩家拈出一般般,相對無言點頭笑。

    釋正覺 唐宋诗
  • 嚴一飛惠余一唯圖書贊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圖置之座右以爲居官奉母之規再用眩字韻

    善水沃沸焦,善藥調瞑眩。 吾豈斯人徒,屏開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練。 孝哉耘瓜子,傷根豈所願。 升堂致一唯,出門成兩見。 遂令李老書,不入韓非傳。 吾家桃李園,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覺言語賤。 四科定誰先,袖手氷入硯。 會請無言師,寬處著方便。

    李石 唐宋诗
  • 憶舊

    西湖當日雨如絲,尚記移家去國時。 髮短自憐今種種,印懸那得更纍纍。 身如烏鵲空三匝,家似鷦鷯寄一枝。 萬事此心俱不計,尚容開口細論詩。

    陳天麟 唐宋诗
  • 玉虛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龍象之形

    立馬香溪喚渡船,羊腸遶盡洞呀然。 知誰開闢羣工巧,直許寬虛一室圓。 龍象現形嚴佛土,烏蟾垂象燭壺天。 惜哉不遇東坡賞,爲作新詩與世傳。

    鄧深 唐宋诗
  • 石湖中秋二十韻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爲此遊今有隔世者感今懷舊而作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湧地金芒發,行天玉鏡流。 珠星沉不現,銀漢黯如收。 高浪連三境,長風近十洲。 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迥白包元氣,空明慰病眸。 只憐心浩蕩,不管鬢颼飀。 放棹真狂矣,關門有此不。 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難謀。 急管參漁笛,清歌間棹謳。 逢迎成邂逅,嘯咏勸綢繆。 女擷蘋花獻,妻傾竹葉酬。 今宵如不飲,何處可忘憂。 憶昔誰同賞,于今歲恰周。 陟岡睽魯衛,伐木愴應劉。 獨歎靈光在,能追汗漫遊。 大都緣未盡,豈是病都瘳。 縱意褰篷席,輕生倚柁樓。 節宣誠小爽,猶勝賦悲秋。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