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衣冠盛,吾鄉識故家。 渥洼駒有種,和氏璧無瑕。 了縣真談笑,還朝看咄嗟。 天乎那可料,丹旐出京華。
无
其他无
〔宋朝〕 孫應時
五世衣冠盛,吾鄉識故家。 渥洼駒有種,和氏璧無瑕。 了縣真談笑,還朝看咄嗟。 天乎那可料,丹旐出京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純精結奇狀,皎皎天一涯。 玉嶂擁清氣,蓮峰開白花。 半巖晦雲雪,高頂澄煙霞。 朝昏對賓館,隱映如仙家。 夙聞蘊孤尚,終欲窮幽遐。 暫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時無外戶,勝境即中華。 況今舅甥國,誰道隔流沙。
島上花枝繫釣船,隋家宮畔水連天。 江帆自落鳥飛外,月觀靜依春色邊。 門巷草生車轍在,朝廷恩及雁行聯。 相逢且問昭州事,曾鼓莊盆對逝川。
玄珠結魄一時冲,送入瓊樓最上宮。 恰似蟾光能出沒,自然輕舉入雲中。
學問非今日,[唯](〖維〗從龍晦說改)須[積](迹)年多。 [□](郭沫若補「請」字)看[千澗](阡蕳)水,萬合始[成](城)河。 (後四字均從翮沫若說改。 以上四首,出處均同前。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附抄五絕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無法壽自作,龍晦則以爲第一、第五首皆出其自作。 除其自作之一二首外,餘皆係抄錄舊作,二家意見大致相同。 今收第一、第五兩首入本書卷四卜天壽,餘皆收於此。 )。
水繞山堂竹映橋,偶來塵意已潛消。 最憐曉日浮波影,滿壁煌煌玉電摇。
知是幾年竿,細察早顢頇。 一聲無孔笛,寥寥天地寬。
清遠溪中小閘頭,遮欄溪水不教流。 山僧爲我放一板,濺雪奔雷怒未休。
低頭拜我蒼髯翁,來如飛鳥去如風。 一夕共飲斗柄北,平明已向函關東。 衆中舊騎跛鼈馬,塞下新買連錢驄。 疾驅似逐鄧林日,不肯暫往行何窮。
爲語歌鈴過野田,不須淚眼更懸懸。 人間催促如風葉,誰是平頭八十年。
主人速客重尋盟,不但郊居氣象清。 家釀滿壺留醉倒,驪駒未可度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