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誦相如賦,知渠舊姓盧。 花香冰裏見,風味藥中須。 細雨同梅熟,清聲混樂呼。 山禽嗔老子,拍竹護金珠。
无
其他无
〔宋朝〕 葛天民
早誦相如賦,知渠舊姓盧。 花香冰裏見,風味藥中須。 細雨同梅熟,清聲混樂呼。 山禽嗔老子,拍竹護金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 雪開喧鳥至,澌散躍魚多。 幽翠生松栝,輕煙起薜蘿。 柴扉常晝掩,惟有野人過。
雖近曲江居古寺,舊山終憶九華峯。 春來老病厭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孟子有良策,惜哉今已而。 徒將心體國,不識道消時。 折檻未爲切,沈湘何足悲。 蒼蒼無問處,煙雨徧江蘺。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霑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遇徐杜者必生,遇來侯者必死。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縮落縮寒毛。 願君迴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養)[二]疲老。 (「卷」,原卷作「養」。 )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 昔是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揪塵闇形影遙,(「長揪」,蔣、項皆云當作「長楸」。 )上策(林)[三](「策」,原卷作「葉」。 )日明蹤跡偏(徧)。 漢女[四]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霑霑(君)[五]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 少年馳射出幽幷,高秋搖落重橫行;雲中想見遊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垂耳不知年,粧樓畫眉寧記日? 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遷喬」,蔣校作「僊橋」,指成都昇僊橋,用《華陽國志》載司馬相如事。 )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賣(買)骨復何時? ([一]劉希夷的詩在敦煌卷子裏面傳鈔的不少,如《白頭老翁》〖《全唐詩》作《代悲白頭翁》〗有三個寫本,並且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和《死馬賦》寫在同一卷子〖伯三六一九〗上的,還有《擣衣篇》和《北邙篇》〖《全唐詩》作《洛川懷古》〗,《擣衣篇》也題着劉希夷的名字。 此題作「劉希移」,誤。 [二]依俞、劉說。 [三]依劉校。 [四]劉云:「漢女謂烏孫公主,見石崇《王明君辭序》。 」[五]依俞校。 )。
學道迷路人,實是可憐許。 被賊妄牽纏,惡緣取次與。 有法遍娑婆,開眼看佛語。 洗舌讀經典,和經弄蛇鼠。 動念三界成,迷失當時路。
兩眼深秀,雙眉下垂。 面目嚴冷,身心古錐。 雲水盤遊,尋常夢於行脚。 叢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窮河漢於崑崙之椒,淵源親到。 拈斗杓於混沌之外,佛祖猶疑。 變通不倦,施設隨宜。 向道剎塵機用穩,却嫌石火電光遲。
蘿月溪雲各未闌,它時薪水肯相安。 家依梵剎鐘磬靜,路近台山松桂寒。 橫槊勝流公遠詣,觀瀾逸興我難看。 歸時一棹宜須早,趁取薰風荔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