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酬樂天書懷見寄

〔唐朝〕 元稹

新昌北門外,與君從此分。 街衢走車馬,塵土不見君。 君爲分手歸,我行行不息。 我上秦嶺南,君直樞星北。 秦嶺高崔嵬,商山好顏色。 月照山館花,裁詩寄相憶。 天明作詩罷,草草隨所如。 憑人寄將去,三月無報書。 荆州白日晚,城上鼓鼕鼕。 行逢賀州牧,致書三四封。 封題樂天字,未坼已霑裳。 坼書八九讀,淚落千萬行。 中有酬我詩,句句截我腸。 仍云得詩夜,夢我魂淒涼。 終言作書處,上直金鑾東。 詩書費一夕,萬恨緘其中。 中宵宮中出,復見宮月斜。 書罷月亦落,曉燈隨暗花。 想君書罷時,南望勞所思。 況我江上立,吟君懷我詩。 懷我浩無極,江水秋正深。 清見萬丈底,照我平生心。 感君求友什,因報壯士吟。 持謝衆人口,銷盡猶是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使築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奉詔受邊服,總徒築朔方。 驅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鬱相望。 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 驅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 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 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衰,運開今化昌。 制爲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場。 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爲者,稱代陳頌章。

    李嶠 唐宋诗
  • 遊石門山

    維舟清溪泊,徐步石門瞻。 窾屈借巖洞,空□□□纖。 □飛下習□,響(下缺)。 (見光緒元年王棻纂《青田縣志》卷六《金石》)(按:《縣志》云此詩殘刻在青田縣石門洞石壁,題下署:「勅採訪大使、潤州刺史徐嶠。 」徐詩後尚存張愿和詩殘刻,錄如次:「題石門山瀑布八韻敬贈□□□公幷序。 吳郡守兼江東採訪使張愿。 所歷名山觀瀑布者多矣,至於飛流若布,遠近如〖中缺〗。 百步石壁千尋急流成〖後缺〗。 」《縣志》又錄雲舫跋云:「張刻第三行有奉和某某使遊石門山數小字參於其間。 」張詩無殘存,故不另錄,姑附此以備考。 )。

    徐嶠 唐宋诗
  • 贈英公上人

    粹鍾衡岳誕吾師,十九彤廷賜紫衣。 青簡篆文窮妙絕,碧雲詩句入玄微。 降龍鉢裏無塵染,迴雁峰前有夢歸。 他日好同蓮社約,逸眠禪坐兩忘機。

    宋溫舒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一五

    論功須是一陽初,二八調和作楷模。 固濟但牢封密閉,莫教中道有差殊。 依時消息專心記,在意停騰運火徐。 日月無虧明節候,從容願所不躊躇。

    宋太宗 唐宋诗
  • 頌古九首 其五

    明明攪動一缸屎,却把麝香燒旖旎。 許多香氣不曾聞,渾身坐在屎缸裏。

    釋思岳 唐宋诗
  • 又次韻 其一

    當年複被乞州麾,敢意今朝扈禁圍。 光閃雪矛情益壯,聲傳玉漏夢全稀。 已無馬向清淮飲,端有龍從白水歸。 倚柁預思歌凱後,却尋鷗鳥共忘機。

    史浩 唐宋诗
  • 扇子詩 其八七

    蠟面吹香細細斟,青梅不厭綠杯深。 鶑兒燕子能饒舌,要問先生學醉吟。

    李石 唐宋诗
  • 初除直講獻內閣馮學士孫侍郎

    圓海崇遺教,中陵育茂材。 霧從仙市合,風向舞雩來。 寶篆侔東壁,儒篇訪曲臺。 泮芹參上俎,燕篲擁輕埃。 鼓篋華冠聚,丘山縹帙開。 蟲形浮墨沼,鼠耳綻經槐。 有客緣承乏,無庸愧濫陪。 難重漢家席,易眩魯門杯。 學困青箱廣,書愁皓首催。 空塵博士議,不稱洛陽才。 高閣連雲景,層城枕斗魁。 惟應仲尼冶,未惜鑄顔回。

    宋祁 唐宋诗
  • 月湖禱雨有應李渭賦詩次韻併呈

    一雨端由誠意通,不然筆落有神功。 奔雲擁樹千山黑,迅電翻江萬丈紅。 黍稷盈疇纔可望,塵埃瞇眼頓成空。 民間歲晚知何事,飽飯無憂屬兩公。

    鄧深 唐宋诗
  • 覽鏡有感

    齒如敗屐鬢成絲,七十之年敢自期。 閱世久應書鬼録,強顔那復乞山資。 緋衫蔭子踰初望,下澤還鄉負聖時。 回首墮溝元有命,不須深計巧丸兒。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