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鄉人羅朝宗與兵部尚書京公有舊將往見之遇予於樂平因餞別

〔宋朝〕 裘萬頃

四時成歲秋云暮,九月肅霜天漸寒。 有客褰裳涉鄱水,逢人劇口話長安。 懸知欲聽星辰履,厭見從來苜蓿盤。 姑舉一觴餞行色,無魚長鋏切休彈。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銅缾

    B亂後碧井廢,時清瑤殿深。 銅缾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側想美人意,應非寒甃沈。 蛟龍半缺落,猶得折黃金。

    杜甫 唐宋诗
  • 池上絮

    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 爲將纖質凌清鏡,濕却無窮不得歸。

    韓愈 唐宋诗
  • 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江樓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 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 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白居易 唐宋诗
  • 晚泊

    帆濕去悠悠,停橈宿渡頭。 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 [篷]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 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杜牧 唐宋诗
  • 別靈武令狐校書

    北風吹別思,落月度關河。 樹隱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鴈池戎馬飲,鵰帳戍人過。 莫慮行軍苦,華夷道正和。

    馬戴 唐宋诗
  • 湘宮人歌

    池塘芳草濕,夜半東風起。 生綠畫羅屏,金壺貯春水。 黃粉楚宮人,芳花玉刻鱗。 娟娟照棊燭,不語兩含嚬。

    溫庭筠 唐宋诗
  • 江湖散人歌

    江湖散人天骨奇,短髪搔來蓬半垂。 手提孤篁曳寒繭,口誦太古滄浪詞。 詞云太古萬萬古,民性甚野無風期。 夜棲止與禽獸雜,獨自構架縱橫枝。 因而稱曰有巢氏,民共敬貴如君師。 當時只效烏鵲輩,豈是有意陳尊卑。 無端後聖穿鑿破,一派前導千流隨。 多方惱亂元氣死,日使文字生姦欺。 聖人事業轉銷耗,尚有漁者存熙熙。 風波不獨困一士,凡百器具皆能施。 罛疎滬腐鱸鱖脫,止失檢馭無讒疵。 人間所謂好男子,我見婦女留鬚眉。 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爲狂癡。 所以頭欲散,不散弁峩巍。 所以腰欲散,不散珮陸離。 行散任之適,坐散從傾欹。 語散空谷應,笑散春雲披。 衣散單複便,食散酸醎宜。 書散渾真草,酒散甘醇醨。 屋散勢斜直,樹散行參差。 客散忘簪屨,禽散虛籠池。 物外一以散,中心散何疑。 不共諸侯分邑里,不與天子專隍陴。 靜則守桑柘,亂則逃妻兒。 金鑣貝帶未嘗識,白刃殺我窮生爲。 或聞蕃將負恩澤,號令鐵馬如風馳。 大君年小丞相少,當軸自請都旌旗。 神鋒悉出羽林仗,繢畫日月蟠龍螭。 太宗基業甚牢固,小醜背叛當殲夷。 禁軍近自肅宗置,抑遏輔國爭雄雌。 必然大段剪兇逆,須召勁勇持軍麾。 四方賊壘猶占地,死者暴骨生寒飢。 歸來輙擬荷鋤笠,詬吏已責租錢遲。 興師十萬一日費,不啻千金何以支。 祗今利口且箕斂,何暇俛首哀惸嫠。 均荒補敗豈無術,布在方冊撐頹隵。 冰霜襦袴易反掌,白面諸郎殊不知。 江湖散人悲古道,悠悠幸寄羲皇傲。 官家未議活蒼生,拜賜江湖散人號。

    陸龜蒙 唐宋诗
  • 自序

    李唐以文學第士,尤重聲律,碩儒俊彥,罔不規斯道,三百年間,詩人千計,騰聲飛實,郁郁彬彬,故論詩者必稱李唐焉。 自昔唐人選集,有殷璠(《河嶽英靈集》,丹陽進士殷璠撰,分上中下三卷,凡二十四家詩。 )元結(《篋中集》,元結次山編,一卷,凡七人,詩二十四首。 )高正臣(《高氏三宴詩集》三卷,所載皆因人會宴之詩,以一會爲一卷,與宴者凡二十一人。 )芮挺章(《國秀集》三卷,芮挺章編,凡九十人,詩二百二十篇。 實八十五人,詩二百十一首。 )令狐楚(《御覽詩》一卷,一名《唐歌詩》,一名《選進集》,一名《元和御覽》,凡三十家,詩二百八十九首。 )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二卷,高仲武編,凡二十六人,詩一百四十首。 實存一百二十二首。 )姚合(《極玄集》,姚合編,凡二十一家,詩百首。 實存九十九首。 )諸家,顧拘於朋從,或偏一體,或囿一方。 而張爲《主客》(《主客圖》一卷,張爲撰,凡八十四家詩。 )之作,乃更離章摘句,一詩之不獲悉闚,罔論詳該。 宋明稍事蒐輯,《英華》《類苑》,(《文苑英華》一千卷,宋太平興國七年,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奉敕編。 《唐詩類苑》二百卷,明張之象纂。 )篇什粗備,然而期分類從,終不見一代一家體要;其散逸秘本,放失集外者,且未能廣事搜求,脫漏泰半,後世惜之。 逮有清康熙盛朝,朝野右文,裒輯之風特著;翰林院羣彥,奉命啟芸閣之珍藏,殫精校讐,年餘而成《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始,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書成。 )都詩四萬八千九百首。 自唐開國以迄五代,凡有所作,靡不苛索專集,旁稽野史,雖隻句莫遺,而後百世鉅觀,斯克厥成,其有功藝文,不謂大且備乎!然其軼在桑島,湮於金石,又有非當時諸公所能及者。 天明中,(天明,日本光格天皇年號,共八年,當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 )日人上毛河世寧,(即市河寬齋,字子静,號半江,上毛野國人。 )曾羅彼邦舊籍,參采《千載佳句》、《文鏡秘府》諸書,撰《全唐詩逸》三卷,(《全唐詩逸》三卷,凡百二十餘家詩,前有淡海竺常序。 )雖斷篇零章,不無搜玉之功,鮑清溪既刊入《知不足齋叢書》矣。 余每展斯帙,深慨彼邦人士治學之勤,乃欲本河氏所作,網羅中土遺佚。 匝月之內,先成《全唐詩作者通檢》一卷,然後披覽羣書,逮於金石,竭期年之力,得詩如干首,分爲如干卷,名曰《全唐詩補逸》;揚萬世之英靈,彰一朝之翰藻,斯亦差堪自慰者矣。 至詮次體例,多承舊制;惟詩前小傳之餘,略加案語,詩中原註而外,間益校文。 其若有官銜可稽、歲月可循者,並前賢題跋、諸家考據之屬,胥附篇末,庶幾讀者得資參證焉。 丙子(一九三六)季冬,常熟孫望識。 。

    孫望輯錄 唐宋诗
  • 巨勝歌(幷序) 三

    巍巍尊復高,飄飄何左顧。 世人徒鍊丹,不識神仙路。 衆石屬坎宮,假名皆不悟。 黑白既不知,流年亦虛度。

    柳沖用 唐宋诗
  • 門有車馬客行

    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 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親。 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 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 歎我萬里遊,飄飄三十春。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挂身。 雄劒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 借問宗黨間,多爲泉下人。 生苦百戰役,死託萬鬼隣。 北風揚胡沙,埋翳周與秦。 大運且如此,蒼穹寧匪仁。 惻愴竟何道,存亡任大鈞。

    李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