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月三十韻

〔唐朝〕 元稹

蓂葉標新朔,霜豪引細輝。 白眉驚半隱,虹勢訝全微。 涼魄潭空洞,虛弓雁畏威。 上弦何汲汲,佳色轉依依。 綺幕殘燈斂,妝樓破鏡飛。 玲瓏穿竹樹,岑寂思幈幃。 坐愛規將合,行看望已幾。 絳河冰鑑朗,黃道玉輪巍。 迥照偏瓊砌,餘光借粉闈。 泛池相皎潔,壓桂共芳菲。 的的當歌扇,娟娟透舞衣。 殷勤入懷什,懇款墮雲圻。 素液傳烘盞,鳴琴薦碧徽。 椒房深肅肅,蘭路靄霏霏。 翡翠通簾影,琉璃瑩殿扉。 西園筵玳瑁,東壁射蛜蝛。 老將占天陣,幽人釣石磯。 荷鋤元亮息,回櫂子猷歸。 迢遞同千里,孤高淨九圍。 從星作風雨,配日麗旌旗。 麟鬬寧徒設,蠅聲豈浪譏。 司存委卿士,新拜出郊畿。 今古雖云極,虧盈不易違。 珠胎方夜滿,清露忍朝晞。 漸減姮娥面,徐收楚練機。 卞疑雕璧碎,潘感竟牀稀。 捐篋辭班女,潛波蔽虙妃。 氛埃誰定滅,蟾兔杳難希。 須遣圓明盡,良嗟造化非。 如能付刀尺,別爲創璿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屈原 楚辞
  • 远游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 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 谁可与玩斯遗芳兮? 长向风而舒情。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 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旧乡。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 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 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抯挢。 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虯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 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 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 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屈原 楚辞
  •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东方朔 楚辞
  • 怨思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 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 孤雌吟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伤压次而不发兮,思沉抑而不扬。 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若龙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念社稷之几危兮,反为雠而见怨。 思国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藁本于洿渎。 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筐簏。 执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时溷浊犹未清兮,世殽乱犹未察。 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 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 叹曰: 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 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刘向 楚辞
  • 守志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盼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兮宝珍。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回兮阻叹。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王逸 楚辞
  •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
  • 浣溪沙·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