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爲蚍蜉憾,謾作蒹葭倚。 荒唐北溟魚,怪誕南柯蟻。 朗吟韵已分,更酌盞可洗。 揮手問黄山,夜半笙鶴起。
无
其他无
〔宋朝〕 韓淲
敢爲蚍蜉憾,謾作蒹葭倚。 荒唐北溟魚,怪誕南柯蟻。 朗吟韵已分,更酌盞可洗。 揮手問黄山,夜半笙鶴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皇家禮赤帝,謬獲司風域。 致齋紫蓋下,宿設祝融側。 鳴澗驚宵寐,清猿遞時刻。 澡潔事夙興,簪佩思盡飾。 危壇象嶽趾,秘殿翹翬翼。 登拜不遑願,酌獻皆累息。 贊道儀匪繁,祝史詞甚直。 忽覺心魂悸,如有精靈逼。 漠漠雲氣生,森森杉栢黑。 風吹虛簫韻,露洗寒玉色。 寂寞有至公,馨香在明德。 禮成謝邑吏,駕言歸郡職。 憩桑訪蠶事,遵疇課農力。 所願風雨時,迴首瞻南極。
路向姚巖寺,多行洞壑間。 鶴聲連塢靜,溪色帶村閑。 疎葉秋前渚,斜陽雨外山。 憐君不得見,詩思最相關。
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 寧知沅水上,復有菊花杯。 亭帳憑高出,親朋自遠來。 短歌將急景,同使興情催。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見廖侁撰、李沖昭述《南獄小錄》。 南京圖書館藏手鈔本。 )(〖1〗《南嶽小錄·九真觀》條:唐開元年間,有王天師仙喬。 初,天師爲行者,道性沖昭,有非常之志。 因將嶽中茶二百餘串,直入京國,每攜茶器於城門內施茶。 忽一日,遇高力士,見而異之,問其所來。 乃曰:「某是南嶽行者,今爲本住九真觀殿宇破落,特將茶來募施主耳。 」於是力士上聞,玄宗召見,嘉歎久之,問曰:「爾有願否? 」對曰:「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藝海珠塵》、《四庫全書》本「南嶽小錄」,此二句前皆有「願」字。 〗上深加禮焉,俾於內殿披度,厚與金帛建置,令歸嶽中修剙觀宇,不數年而完全。 道行愈高,聲流上國,尋有詔封爲天師,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
空(按:《全唐詩》卷七六一題作《題黃居宷秋山圖》,今從《王氏畫苑叢書》本《益州名畫錄》卷中。 其第十七、十八句,《全唐詩》作「月檻參橋□,僧老坐搘筇」,檢《益州名畫錄》,此段應作:「月檻參差錦繡躍,星壇斑駁翠苔封。 傍岸牛羸行嚼草,過橋僧老坐嗜筇。 」《全唐詩》殆脫去十八字,今爲補出。 全詩甚長,不重錄。 )。
曠蕩三河闊,東西二室連。 埋雲峰樹短,抱日嶺霞鮮。 黛壓周南野,嵐薰鞏右天。 崢嶸元氣外,磅礴太虛前。 斜麓橫包壑,傾崖碧逗煙。 巢荒堯客隠,笙斷洛儲仙。 夙尚臨風結,幽懷傃里縣。 功名青史後,才器散樗邊。 整頓登山屐,簽題煉藥篇。 采芝應有路,種玉得無田。 喻指存真契,如灰息世緣。 寄聲鸞鶴侶,千載共來旋。
将軍許國不懷歸,又見桑乾木葉飛。 要識君王念征戍,新秋已報賜冬衣。
故堞無遺迹,蕭然數十家。 茶烟映山起,酒帘傍堤斜。
堂前趣就小嶙峋,未許蹣跚杖屨親。 更遣移花三百里,世間真有大癡人。
漠漠輕寒粟曉膚,酴醾半落牡丹初。 顛風無頼難拘管,小雨多情爲破除。 半世光陰行路裏,一年春事客愁餘。 浙西尚遠江西在,何日章江買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