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十八日

〔宋朝〕 韓淲

一年難得是芳時,花柳暄明易滿枝。 人處其間無不有,事思以往總何宜。 清和天氣雨頻斂,冷澹風光日緩移。 交道從前要申固,惜春固可共尋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秋胡行

    妾本邯鄲未嫁時,容華倚翠人未知。 一朝結髮從君子,將妾迢迢東路陲。 時逢大道無難阻,君方遊宦從陳汝。 蕙樓獨臥頻度春,彩落辭君幾徂暑。 三月垂楊蠶未眠,攜籠結侶南陌邊。 道逢行子不相識,贈妾黃金買少年。 妾家夫壻輕離久,寸心誓與長相守。 願言行路莫多情,送妾貞心在人口。 日暮蠶飢相命歸,攜籠端飾來庭闈。 勞心苦力終無恨,所冀君恩那可依。 聞說行人已歸止,乃是向來贈金子。 相看顏色不復言,相顧懷慙有何已。 從來自隱無疑背,直爲君情也相會。 如何咫尺仍有情,況復迢迢千里外。 此時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來不得意,故欲留規誡後人。

    高適 唐宋诗
  • 酬令狐相公首夏閑居書懷見寄

    蕙草芳未歇,綠槐陰已成。 金罍唯獨酌,瑤瑟有離聲。 翔泳各殊勢,篇章空寄情。 應憐三十載,未變使君名。

    劉禹錫 唐宋诗
  • 種荔枝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鬚太守亦何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白居易 唐宋诗
  • 既接南鄰磬,還隨北里笙。 平陵通曙響,長樂警宵聲。 秋至含霜動,春歸應律鳴。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餘清。

    李嶠 唐宋诗
  • 果州謝自然口訣

    白女正當年十六,自誇弱質顏如玉。 常嗟歲月無良媒,晝夜孤單唯獨宿。 爺娘不審他心意,謾說張三並李四。 幾度爲話緫不成,教人羞天復愧地。 忽遇黃婆來扣門,說道金公體性溫,遂將二命問君平。 君平斷言此好婚,不偏不曲合乾坤。 審此因緣甚宜良,至今子孫滿帝鄉。 昔時不因黃婆力,如何得契合陰陽。 (以上皆見《正統道藏》本《大還丹照鑑》)(按:《大還丹照鑑》編者不詳,卷首有後蜀廣政二十五年序,稱「偶因閑暇,採摭仙經,重刪先聖格言,留爲後人軌範,名曰《照鑑登仙集》,總成一卷,分作三十三篇」。 《通志·藝文略》著錄作《大還丹照鑑登仙集》一卷。 知今本書名未完。 此書所收詩以唐的之作爲多。 上錄自《北方歌》以下六篇不題撰人,自《廣成子口訣》以下十篇皆題古聖前哲之名,應皆爲唐人或唐以前人所依託。 謝自然,爲唐德宗貞元時人,事詳《太平廣記》卷六六引《集仙錄》。 然此詩顯爲時人詠其事之作。 與前列諸詩不同,姑錄存於此。 )。

    無名氏 唐宋诗
  • 題趙少隱青白堂三首 其二

    使君堂上無俗客,白白青青兩勝流。 添得吟詩老居士,千年一笑澤南州。

    陳與義 唐宋诗
  • 伯堅惠新茶綠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戲作小詩二首 其一

    建溪玉餅號無雙,雙井爲奴日鑄降。 忽聽松風翻蟹眼,卻疑春雪落寒江。

    劉著 唐宋诗
  • 金剛隨機無盡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其四

    名字假宗乘,宗乘豈立名。 得兔忘蹄去,通方萬里平。

    釋印肅 唐宋诗
  • 致仕後即事十五首 其九

    一盂麥飯掩柴關,坐久不堪腰脚頑。 拖得瘦藤閑信步,小橋東北望螺山。

    陸游 唐宋诗
  • 借王嘉叟所藏趙祖文畫孫興公天台賦凝思幽巖朗詠長川一幅有契于心因作此詩二首 其二

    山空四無人,澗樹生凉秋。 杖策忘所適,水木娛清幽。 散髮塵外飆,濯足清瑶流。 靜嘯長林內,舉翮仍丹丘。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