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五月清無暑,露氣漙空午夜寒。 草際鳴蛩更强聒,滿懷秋思寄毫端。
译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衛涇
深山五月清無暑,露氣漙空午夜寒。 草際鳴蛩更强聒,滿懷秋思寄毫端。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自爲洛陽客,夫子吾知音。 愛義能下士,時人無此心。 奈何離居夜,巢鳥飛空林。 愁坐至月上,復聞南鄰砧。
故國今何在,扁舟竟不歸。 雲移山漠漠,江闊樹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聲一鴈飛。 此時兼送客,憑檻欲霑衣。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挂垂楊立地愁。 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纖纖春草長,遲日度風光。 靃靡含新彩,霏微籠遠芳。 殊姿媚原野,佳色滿池塘。 最好垂清露,偏宜帶豔陽。 淺深浮嫩綠,輕麗拂餘香。 好助鶯遷勢,乘時冀便翔。
紅樹曉鶯蹄,春風暖翠閨。 雕籠熏繡被,珠履踏金堤。 芍藥花初吐,菖蒲葉正齊。 藁砧當此日,行役向遼西。
學道先須有悟由,還如曾鬬快龍舟。 雖然舊閣閑(《傳燈錄》作「於」)田地,一度贏求方始休。 (又見《僧寶傳》卷九。 )。
心瑩是非都不入,神清魂夢亦無多。 年來借問生何似,梅雨寒塘颭露荷。
一年佳處早梅時,鈎引清風巧釣詩。 未分霜冷禁瘦朵,漸看春入奈愁枝。 晚尤奇特憐無伴,夜更分明不可私。 冷落更須憑酒煖,從今鄒律未消吹。
郡侯不識國元勳,釋子那知姜與秦。 隠士有靈應撫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一馬龍驤後,中朝草創初。 秉樞登政路,扈蹕擁宸裾。 像入雲臺畫,名標玉府書。 太平資舊德,不及駕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