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 縛戎人

〔唐朝〕 元稹

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於鶻。 但逢赬面即捉來,半是邊人半戎羯。 大將論功重多級,捷書飛奏何超忽。 聖朝不殺諧至仁,遠送炎方示微罰。 萬里虛勞肉食費,連頭盡被氈裘暍。 華裀重席臥腥臊,病犬愁鴣聲咽嗢。 中有一人能漢語,自言家本長城窟。 少年隨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沒。 天寶未亂猶數載,狼星四角光蓬勃。 中原禍作邊防危,果有豺狼四來伐。 蕃馬臕成正翹健,蕃兵肉飽爭唐突。 煙塵亂起無亭燧,主帥驚跳棄旄鉞。 半夜城摧鵝雁鳴,妻啼子叫曾不歇。 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荆棘深處共潛身,前困蒺藜後臲卼。 平明蕃騎四面走,古墓深林盡株榾。 少壯爲俘頭被髠,老翁留居足多刖。 烏鳶滿野尸狼藉,樓榭成灰牆突兀。 暗水濺濺入舊池,平沙漫漫鋪明月。 戎王遣將來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 供進腋腋御叱般,豈料穹廬揀肥腯。 五六十年消息絕,中間盟會又猖獗。 眼穿東日望堯雲,腸斷正朝梳漢髮。 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爲老病半埋骨。 常教孫子學鄉音,猶話平時好城闕。 老者儻盡少者壯,生長蕃中似蕃悖。 不知祖父皆漢民,便恐爲蕃心矻矻。 緣邊飽餧十萬衆,何不齊驅一時發。 年年但捉兩三人,精衛銜蘆塞溟渤。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瞿唐懷古

    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 削成當白帝,空曲隱陽臺。 疏鑿功雖美,陶鈞力大哉。

    杜甫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楊柳枝 四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春愁。 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干半入樓。

    溫庭筠 唐宋诗
  • 寄令狐綯相公

    驢駿勝羸馬,東川路匪賒。 一緘論賈誼,三蜀寄嚴家。 澄徹霜江水,分明露石沙。 話言聲及政,棧閣谷離斜。 自著衣偏暖,誰憂雪六花。 裹裳留闊襆,防患與通茶。 山館中宵起,星河殘月華。 雙僮前日雇,數口向天涯。 良樂知騏驥,張雷驗鏌鋣。 謙光賢將相,別紙聖龍蛇。 豈有斯言玷,應無白璧瑕。 不妨圓魄裏,人亦指蝦蟇。

    賈島 唐宋诗
  • 題靈泉寺

    物外經行處,雲峯斷復連。 散花飛講席,輕翠澹鑪煙。 稽首求真偈,觀空[息](悉)衆緣。 有時聞法皷,應是會諸天。 (見《安陽縣金石錄》。 )(〖1〗按此詩與徐源、徐淮、程序詩刻於一石,詩下原題「高平徐泳字太和」七字。 又以上四詩皆正書,「皇唐八{葉世=云}大歷六年歲次辛亥夏四月旬有五日」立在善應山。 〖2〗武虛谷《安陽縣金石錄》卷四:案詩共刻一石音律最詳雅,《全唐詩》未及採錄,宜以此補之。 前題『皇唐八{葉世=云}』自高祖至代宗數之,刪殤帝不書也。 葉避太宗諱,作{葉世=云},易中世字爲云。 )。

    徐泳 唐宋诗
  • 五言白話詩 五

    家中漸漸貧,良由慵懶婦。 長頭愛床坐,飽喫沒娑肚。 頻年懃生兒,不肯收家具。 飲酒五夫敵,不解縫衫袴。 (「不解」,斯五六四一卷作「不能」。 )事當好衣裳,得便走出去。 不要男爲伴,心裏恒攀慕。 東家能湼舌,西家好合[鬭]。 兩家既不和,角眼相蛆姡。 別覓好時對,趁却莫交住。 。

    缺名 唐宋诗
  • 緣識 其二

    玉漿時復嚥於津,通暢全勝百味珍。 滿口馨香兼自得,顔容改變作真人。

    宋太宗 唐宋诗
  • 殷仲堪讀書堂二首 其二

    山遶溪潭碧澗開,人言中有讀書堂。 仲堪出處君休問,且對溪山酒一杯。

    向子賁 唐宋诗
  • 狄仁傑

    武火方炎李欲灰,忠良何力可能回。 斗南人有擎天手,爲向虞淵取日來。

    王十朋 唐宋诗
  • 子長見示汪樞密游齊山詩因次其韻

    莫莫休休祇欲閑,貴池誤照野人顔。 好詩如見元樞面,佳境仍逢相國山。 談笑從容禪榻畔,翠微彷彿夢魂間。 吾儕相勉崇名節,峴首風流庶可攀。

    王十朋 唐宋诗
  • 州將和丁內翰寄題延州龍圖新開柳湖五闋 其一

    湖中新水照春輝,綠徧垂楊千萬枝。 此地得非名細柳,暖烟偏照亞夫旗。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