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師魯

〔宋朝〕 蘇舜欽

前年子漸死,予哭大江頭。 今年師魯死,予方旅長洲。 初聞尚疑惑,涕淚已不收。 舉杯欲向口,荆棘生咽喉。 憶初定交時,後前穆與歐。 君顔白如霜,君語清如流。 予年又甚少,學古眾所羞。 君欲舉拔萃,聲耦日抉搜。 不鄙吾學異,推尊謂前修。 今踰二十年,迹遠心甚稠。 後會國南門,夜談雪滿樓。 青燈照素髮,酒闌氣益遒。 昨君握兵柄,節制關外侯。 予才入冊府,俄作中都囚。 飛章立辨雪,危言動前旒。 時雖不見省,凜凜壓眾媮。 旋聞君下獄,六月送渭州。 渭州舊治所,昔擁萬貔貅。 堂中坐玉帳,堂下森蛇矛。 令嚴山石裂,恩煦春色浮。 釁生無根芽,眾言起愆尤。 返來入狴犴,吏對安可酬。 法官巧追拍,刺骨不肯抽。 削秩貶漢東,驅迫日置郵。 窮途無一簪,百口誰相賙。 諸子繼死亡,清血漬兩眸。 貿然幾喪明,憤苦結不瘳。 君性本剛峭,安可小屈柔。 暴罹此冤辱,苟活何所求。 人間不見容,不若地下遊。 又疑天憎善,專與惡報仇。 二堅潛膏肓,眾鬼來揶揄。 棄局奔南陽,後事得所投。 心膽尚卓犖,精明已彌留。 生平經緯才,蕭瑟掩一丘。 青天自茫茫,長夜何悠悠。 萬物孰不死,死常在嚴秋。 君齒方盛壯,眾期樹風猷。 二邊方橫猾,四海皆瘡疣。 斯時忽云亡,孰爲朝廷憂。 予方編吳氓,日自親鉏耰。 無緣匍匐救,兀兀空悲愁。 時思莊生言,所樂唯髑髏。 物理不可詰,此說誠最優。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顧萇往新安

    由來山水客,復道向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難。 晨裝林月在,野飯浦沙寒。 嚴子千年後,何人釣舊灘。

    皇甫冉 唐宋诗
  •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暮雨風吹盡,東池一夜涼。 伏流迴弱荇,明月入垂楊。 石竹閒開碧,薔薇暗吐黃。 倚琴看鶴舞,搖扇引桐香。 舊筍方辭籜,新蓮未滿房。 林幽花晚發,地遠草先長。 撫枕愁華鬢,凭欄想故鄉。 露餘清漢直,雲卷白榆行。 驚鵲仍依樹,遊魚不過粱。 繫舟偏憶戴,炊黍願期張。 末路還思借,前恩詎敢忘。 從來叔夜嬾,非是接輿狂。 衆病嬰公幹,羣憂集孝璋。 慙將多誤曲,今日獻周郎。

    李端 唐宋诗
  • 寒食日過棗糰店

    寒食棗糰店,春低楊柳枝。 酒香留客住,鶯語和人詩。 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馬遲。 若爲將此意,前字與僧期。

    白居易 唐宋诗
  • 懷錢唐羅隱章魯封

    二子依公子,雞鳴狗盜徒。 青雲十上苦,白髮一莖無。 風澀潮聲惡,天寒角韻孤。 別離千萬里,何以慰榮枯。

    貫休 唐宋诗
  • 秋夜吟

    如愚復愛詩,木落即眠遲。 思苦香消盡,更深筆尚隨。 飢童舂赤黍,繁露灑烏椑。 看却龍鍾也,歸山是底時。

    貫休 唐宋诗
  • 崔成甫飜得寶歌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那。 潭裏船車鬧,揚州銅器多。 三郎當殿坐,聽唱得寶歌。

    不詳 唐宋诗
  • 酒泉子 一

    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 馬蕭蕭,人去去,隴雲愁。 香貂舊製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孫光憲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根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殺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殺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淨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緣病,倐然淨。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倐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卷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潛還。 斬癡網,截慾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超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陽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無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梵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虛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大正新刊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延壽《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附收。 )。

    延壽 唐宋诗
  • 和張太祝冬祭馬步

    故壇何肅肅,中野自無喧。 烈火見陳信,颺言聞永存。 房星隱曙色,朔風動寒原。 今日歌天馬,非關征大宛。

    儲光羲 唐宋诗
  • 和徐侍郎兼呈鄭漁仲 其二

    夢裏分攜二十年,君忘名字我忘緣。 蹇驢風帽溪頭見,疑是襄陽孟浩然。

    釋慧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