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讀劉易春秋新解

〔宋朝〕 韓琦

夫子春秋之所記,二百四十有二年。 謹嚴之法不可犯,欲示萬世天子權。 禮樂征伐必上出,諸侯雖大莫得專。 周平東遷魯君隱,王綱壞裂勿復聯。 天王所存位與號,列國自用公承傳。 齊桓晉文無實義,挾周狥己掩大愆。 不歸聖筆立中制,誰其當罪誰其賢。 絲紛五傳角同異,各專門記執所偏。 遂令學者蹈迷徑,不探元本遭羈牽。 至於歆向父子間,亦反天性相鑱鎸。 何休杜預范甯輩,離經附傳以臆箋。 膏肓廢疾互譏病,雖欲針起難自痊。 前人文字安可數,議難啾唧秋嘒蟬。 有唐名儒陸淳者,始開奧壤窺源泉。 我朝又得孫明復,大明聖意疏重淵。 劉生新解最後出,了無塞礙成通川。 所趨旨義極簡正,撐拄異論牢且堅。 事不歸王皆不與,達經之志所以然。 詩三百可一言蔽,曰思無邪而已焉。 方今四海大一統,萬里號令猶君前。 安不思危易其治,毋容僭亂生階緣。 往持此說助邦政,坐令當扆尊如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小曲新詞 二

    紅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時。 好向昭陽宿,天涼玉漏遲。

    白居易 唐宋诗
  • 別春爐

    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 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 獨宿相依久,多情欲別難。 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白居易 唐宋诗
  • 秋夕書懷寄所知

    秋螢一點雨中飛,獨立黃昏思所知。 三島路遙身汩沒,九天風急羽差池。 年華逐浪催霜髪,旅恨和雲拂桂知。 不向故人言此事,異鄉誰更念棲遲。

    李咸用 唐宋诗
  • 貽浄居寺新及第

    秋池雲下白蓮香,池上吟仙寄竹房。 閒頌國風文字古,靜消心火夢魂凉。 三春蓬島花無限,八月銀河路更長。 此境空門不曾有,從頭好語與醫王。

    譚用之 唐宋诗
  • 宮詞 其八六

    便路橫穿玉兔門,夜宣狎客讌金罇。 江郎才俊思華別,賜坐從容索繡墩。

    宋白 唐宋诗
  • 題顯親庵謹次嚴韵

    寒蘆敗葦秋風嚴,魏紫姚黄春色妍。 誰能不隨天地轉,開闔自我古無前。 秋花忽從三月盛,引得好詩來相慶。 爲見漫空兒女姿,義氣稍回君子正。 我頃失魚緣鈎直,抱璞未酬不須泣。 天生我輩豈偶然,但驅百怪歸篇什。 慚愧梅仙情最親,期我看花三省身。 已趁春風聊一笑,更倣秋霜不改春。

    鄧肅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三○

    功轉密藏,尋蹤跡以無方。 影現益彰,歷因緣而有常。 身分塵剎普,舌拄梵天長。 心心不觸菩提用,法法無依般若光。

    釋正覺 唐宋诗
  • 次韵秦壽之題五祖

    栽花傳法總吾身,生滅無煩取次論。 一夢儻從今日覺,群峰應許此山尊。 塔中相好如來具,手裏衣盂達磨存。 若遇小兒宜借問,性華何處更尋根。

    王之道 唐宋诗
  • 洪駒父泛舟將過潁同張仲宗出餞席間留詩爲別且邀用韻 其二

    晚岸雲低月,相隨照夢歸。 行藏嘆人境,開闔在天機。 身與江山遠,書尋鴻雁飛。 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王銍 唐宋诗
  • 書院雜詠 鶴

    雅志在沖霄,長思振羽毛。 風前怱相和,聲徹九天高。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