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 將成金闕要,願奉玉清書。 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猶期傳祕訣,來往候仙輿。
无
其他无
〔唐朝〕 明皇帝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 將成金闕要,願奉玉清書。 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猶期傳祕訣,來往候仙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道和氣兮襲氤氳,宣皇規兮彰聖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格苗扈兮息煙塵。
治敎通夷俗,均輸問大田。 江分巴字水,樹入夜郎煙。 毒霧含秋氣,陰巖蔽曙天。 路難空計日,身老不由年。 將命寧知遠,歸心詎可傳。 星郎復何事,出守五溪邊。
偶來絕頂興無窮,獨有山僧筆最工。 綠徑日長袁戶在,紫荃秋晚謝庭空。 離花影度湘江月,遺珮香生洛浦風。 欲結歲寒盟不去,忘機相對畫圖中。
洛陽春霽絕塵埃,嵩少煙嵐畫障開。 草色花光惹襟袖,簫聲歌響隔樓臺。 人心便覺閑多少,馬足方知倦往來。 愁上中橋橋上望,碧波東去夕陽催。
常思帝里奉交親,別後光陰屈指頻。 蘭佩却歸綸閣下,荆枝猶寄楚江濱。 十程山水勞幽夢,滿院煙花醉別人。 料得此生強健在,會須重賞昔年春。 (《徐公文集》卷三。 )(按:《徐公文集》卷三收此詩,題作《表弟包穎見寄》,題下注:「此子侍親在饒州,累年臥疾。 」詳詩意,此詩爲包穎寄徐鉉之作,詩題及題注爲徐鉉自編文集所加。 《全唐詩》卷七五三以此詩爲徐鉉作,而將徐鉉和詩收包穎名下,實誤,今爲移正之。 此則參《文史》二十五期曹汛先生文。 )。
露草烟蕪與砌平,群蛙得意亂疏更。 微涼要作安眠地,放散今宵鼓吹聲。
馬迹車塵不到門,暮年萬事付乾坤。 讀書浪苦只取笑,識字雖多誰與論。 骨相元非金馬客,夢魂空繞石帆村。 濁醪幸有鄰翁共,莫厭從來老瓦盆。
西江有單鵠,託身萬里雲。 猥爲稻粱謀,墮此鷗鷺羣。 朝遊楓葉杪,暮宿蘆花根。 懷安浦溆暖,忘記雲海寬。 忽有孤征鴻,驚飛落江濱。 眼明見黄鵠,邂逅傾情真。 羽毛雖不同,意氣頗相親。 言鵠有六翮,何不高飛翾。 水鳥不足羣,朝暮徒嘲喧。 相將乘風去,一上盤秋旻。 渴飲顥露滋,饑吸晴霞暾。 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塵。 東風昨解凍,春光暖如薰。 陽鳥當北鄉,行止倏已分。 儻欲相逐去,關山隔吳秦。 兩鳥竟分飛,鳴聲動行人。 豈不有歲晚,鴻當復來賓。 但愁山海闊,岐路多糾紛。 復來失故道,那得相知聞。 鴻歸有儔侶,鵠住長悲辛。
廬阜有佳人,顔色皦冰玉。 不能時世粧,蕭然古冠服。 紛紜倚市門,組麗眩紅綠。 妖歌促艷舞,飛上黄金屋。 安知乘鸞侶,流落墮空谷。 風泉入環珮,月露作膏馥。 粱肉豈不珍,瀹雪煮黄獨。 聊用慰朝饑,歲寒膚起粟。 綺叢三尺塵,無路到松竹。 誰能撫孤桐,爲奏招隠曲。
君家構屋積玉堆,兩種天香手自栽。 清影一簾秋澹蕩,任渠艷冶斗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