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不識春風影,收拾風煙入夢思。 一笑自知天下白,墨名烏足累冰姿。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居簡
眼明不識春風影,收拾風煙入夢思。 一笑自知天下白,墨名烏足累冰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可憐孔雀初得時,美人爲爾別開池。 池邊鳳凰作伴侶,羌聲鸚鵡無言語。 雕籠玉架嫌不棲,夜夜思歸向南舞。 如今憔悴人見惡,萬里更求新孔雀。 熱眠雨水飢拾蟲,翠尾盤泥金彩落。 多時人養不解飛,海山風黑何處歸。
抗殿疏龍首,高高接上玄。 節當南至日,星是北辰天。 寶戟羅仙仗,金爐引御煙。 霏微雙闕麗,容曳九門連。 拂曙祥光滿,分晴瑞色鮮。 一陽今在曆,生植仰陶甄。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傾春酒三五桮。 爲逢桃樹相料理,不覺中丞喝道來。
家近紅蕖曲水濱,全家羅襪起秋塵。 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
清世誰能便陸沈,相逢休作憶山吟。 若教仙桂在平地,更有何人肯苦心。 去國漢妃還似玉,亡家石氏豈無金。 且安懷抱莫惆悵,瑤瑟調高尊酒深。
壽歲過於百,時閑到上京。 餐松雙鬢嫩,絕粒四支輕。 雨雪思中嶽,雲霞夢赤城。
憐君送我至南康,更憶梅花庾嶺芳。 多少仙山共遊在,願君百歲尚康強。
離袂翠華滿,晨羞欲早行。 春風生楚樹,曉角發隋城。 野靄濕衣彩,江鴻增客情。 征途不用戒,坐見白波清。
巨川橫廣路,□涉吟艱危。 巧思侔神□,經途變險戲。 石梁全架□,鐵鏁竟何□。 昔有黿鼉異,今看結構奇。 □□□□補,似迫□龍移。 跨水鼇峯見,凌虛鵬翼垂。 寧勞浮柱設,詎假造舟爲。 代久堤維固,年深砌不隳。 □虹常偃蹇,雲鴈□差池。 □物三方會,傳名四海□。 □鐫起花葉,模寫躍蛟螭。 □矗平踰砥,下穹圓甚規。 □如丹洞出,窓類白巖窺。 □鶴臨華表,詞人訪古碑。 □燕□□□,郢越亘南馳。 □□無濡足,千秋長□□。 (見《文物參攷資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俞同奎作《安濟橋補充文獻》所附詩刻拓片。 )(〖1〗按石刻詩題下原署「趙州長史崔恂」。 《新唐書》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鄭州崔氏房有崔恂,杭州刺史清河男。 其從叔崔元綜,相武后朝,則恂當是中宗、玄宗時人。 又此詩刻後有魏州司功參軍劉義□《詶崔長史》詩一首,惜已漫漶不可得辨矣。 〖2〗俞同奎文謂此詩見趙縣安濟橋下所得石刻,同時另出一石,與詩石大小相同,後味殘文尚可辨認,錄如次:「□元八年九月□□□□□□李」於時□□□□□崔恂「任深州□史□□□還此橋過喜其壯麗命」舊詩云□志並七年春俞文考定「□元八年」應爲「經營元八年」,所出詩石爲崔恂開元七年在趙州時作,次年由深州重經此橋,序而刻石。 )。
二妙高軒肯過門,共期獻策學公孫。 因觀佳句題紅葉,陡起歸心望白雲。 坐上揮犀驚險語,醉中染翰綴雄文。 相忘豈假投遵轄,待月同傾北海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