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與東都孰重輕,至今猶擅蔡山名。 四圍深壍方方禁,千古英詞凜凜生。 漢鼎已歸曹馬手,胡笳猶播管絃聲。 傳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陽老鳳鳴。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居簡
身與東都孰重輕,至今猶擅蔡山名。 四圍深壍方方禁,千古英詞凜凜生。 漢鼎已歸曹馬手,胡笳猶播管絃聲。 傳家更有柯亭竹,曾作岐陽老鳳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昨夜江樓上,吟君數十篇。 詞飄朱檻底,韻墮淥江前。 清楚音諧律,精微思入玄。 收將白雪麗,奪盡碧雲妍。 寸截金爲句,雙雕玉作聯。 八風淒間發,五彩爛相宣。 冰扣聲聲冷,珠排字字圓。 文頭交比繡,筋骨軟於綿。 澒湧同波浪,錚鏦過管弦。 醴泉流出地,鈞樂下從天。 神鬼聞如泣,魚龍聽似禪。 星迴疑聚集,月落爲留連。 雁感無鳴者,猨愁亦悄然。 交流遷客淚,停住賈人船。 闇被歌姬乞,潛聞思婦傳。 斜行題粉壁,短卷寫紅箋。 肉味經時忘,頭風當日痊。 老張知定伏,短李愛應顛。 道屈才方振,身閑業始專。 天教聲烜赫,理合命迍邅。 顧我文章劣,知他氣力全。 工夫雖共到,巧拙尚相懸。 各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 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 酬荅朝妨食,披尋夜廢眠。 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 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 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 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 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獨自足,願心無限局。 怨親法界語圓真,始得應身化羣育。
華裾綠髮等青春,詩似機雲定後身。 家學乃翁真具眼,祖風當代豈凡人。 字中仙爪便搔癢,句裏靈犀解辟塵。 萬壑爭流君看取,西興從此是通津。
曼線長枝不自收,天姿濯濯與風流。 已隨曉珮拖三綬,更伴春旗亞九斿。 盡日舞殘芳吹在,此時眠熟暝煙留。 宮中二月多行樂,爲掃清塵待翠虯。
衆星若銀礫,老桂卧海底。 中夜熱不解,病叟推枕起。 悲蟲號草根,孤螢照野水。 樹頭風急生,喘汗真一洗。 追憶總角初,學古頗自喜。 祝身願耆老,常恐抱志死。 豈知才術疏,空自凋髮齒。 功名永無期,祿不飽妻子。 歸耕力又憊,得粟半糠秕。 詩書不可頼,如倚折足几。 大兒逾六十,逐食走千里。 路途况艱梗,累月書一紙。 豈不念歸省,屢請輒見柅。 幸吾未極衰,汝行姑少止。
春事兼回寂寞濱,茅簷背日已書勳。 徑須引睡携黄嬭,未辦尋芳命紫君。
盍步花磚草制書,尚煩丐外替中除。 肯堂肯室五經笥,難弟難兄三鳳雛。 家學不逃鍾鼎貴,野情弗與隠淪疎。 乾坤肯負真宏博,聊爲斯文發緒餘。
太白禪師,全無伎倆。 一錫飛來,占斷千嶂。 以中心樹,建立聖像。 合水和泥,根生土長。 不用換骨脫胎,不須起模打樣。 一段真實身心,腦後圓光萬丈。
坦然寬德是居身,又有疲甿要拊循。 鏡浄不過方寸地,海涵何止百千人。 呻吟望賜多溝壑,晚閃爲霖幾怪神。 膏澤未能周海宇,祝公先靜一州塵。
貪聽月下小叢歌,擲去金蕉吸碧荷。 四面凉如浮震澤,五更渴欲挽斜河。 古稱賢達誰存者,今不懽娛柰老何。 長笑峴山空感慨,羊公湛輩兩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