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遭佗痒處抓,憤然回首要翻交。 誰知到後重遭毒,劫石銷時恨不消。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居簡
一度遭佗痒處抓,憤然回首要翻交。 誰知到後重遭毒,劫石銷時恨不消。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生居狐[貊](陌)地,長在磧邊城。 未能學吐鳳,徒事聚飛螢。 (同前。 原題作「悟真未能酬答和尚,故有辭謝。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收悟真《百歲篇》一組十首,茲不備錄。 )。
三十二相眼爲先,次觀頭面要方圓。 相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傳。 眼似垂鈴紫色鮮,滿廂凸出不驚然。 白縷貫晴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 面若側墼如鐮背,鼻如金盞可藏拳。 口叉須深牙齒遠,舌如垂劍色如蓮。 口無黑黶須長命,唇似垂廂蓋一般。 食槽寬淨顋無肉,咽尖平而筋有攔。 耳如楊葉裁杉竹,嚥骨高而軟不堅。 八肉分而彎左右,龍會高在上古傳。 項長如鳳須彎曲,鬃毛茸細要如綿。 鬐高膊濶搶風小,臆高胸濶脚前寬。 膝要高而圓似椈,骨細筋麄節要攢。 蹄要圓實須卓立,身形棄闡要平寬。 筋骨彎而須堅密,排鞍肉厚穩金鞍。 三峯穩壓須藏骨,臥如猿落重如山。 鵝鼻曲直須停穩,尾似流星散不連。 膏筋大小須勻壯,下節攢筋緊一錢。 羊髭有距如雞距,能奔解走可行千。 已前貴相三十二,萬中難選一俱全。
清旦江天迥,涼風西北吹。 白雲向吳會,征帆亦相隨。 想到耶溪日,應探禹穴奇。 仙書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日照清空火欲燃,須將酬唱强相牽。 若無嘯月吟風侶,爭度流金鑠石天。 簾卷小亭終少到,簟鋪深室亦難眠。 如何偷得清凉樂,除却冥心學坐禪。
古來圩岸護隄防,岸岸圩圩種綠楊。 歲久樹根無寸土,綠楊走入水中央。
龍舒富山水,白雲又其角。 七峰互回環,仰見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蒼藤大張幄。 初疑翠黛掃,頗類青玉琢。 飛泉何處來,其勢自天落。 舂撞吼雷霆,激射紛雪雹。 田家承下流,伐石競耕鑿。 揺風麥初齊,泛水秧尚弱。 怳若桃花源,誤入不容卻。 況有古道場,碧瓦照丹雘。 樓臺鎖煙霞,松杉聚猿鶴。 我來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勞,梯雲上青廓。 入門寂無人,幽鳥自相樂。 登堂趙州出,此意亦不惡。 徐徐叩其端,善巧萬金藥。 銷除愛欲惱,澡浣塵土濁。 山神似相留,入夜雨還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盤礴。 何當賦歸來,寄傲酬素約。
草草重陽節,黄花惜未開。 故人猶有酒,行客且銜盃。 日落蛩聲苦,雲低雁影來。 南山足佳氣,獨立意徘徊。
逸軌高標不可扳,風流人物晉唐還。 胸襟磊落塵埃外,尊酒淋漓筆硯間。 英氣一朝歸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繐帷莫奠知音淚,極目樓邊有愧顔。
行盡牛蹊兔逕中,忽逢平野四連空。 意隨白鷺一雙去,眼過青山千萬重。 近嶺已看看遠嶺,連峰不愛愛孤峰。 一丘一壑知何意,疎盡官人著牧童。
聞爇爐香要决疑,不疑何用卜蓍龜。 聖人自有韋編在,進退存亡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