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輝。 草木照未遠,浮雲已蔽之。 天地黯以晦,當午如昏時。 雖有東南風,力微不能吹。 中園何所有,滿地青青葵。 陽光委雲上,傾心欲何依。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輝。 草木照未遠,浮雲已蔽之。 天地黯以晦,當午如昏時。 雖有東南風,力微不能吹。 中園何所有,滿地青青葵。 陽光委雲上,傾心欲何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峽裏雲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淒。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都門連騎出,東野柳如絲。 秦苑看山處,王孫逐草時。 歡遊難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靜鶯啼遠,春深日過遲。 落花今夕思,秉燭古人詩。 對酒當爲樂,雙杯未可辭。
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 樓臺在花杪,鷗鷺下煙中。 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暫空。 何人賞秋景,興與此時同。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誅茅葺所居。 曉岫近排吟閣冷,夜江遙響寢堂虛。 唯懷避地逃多難,不羨朝天臥直廬。 記得街西鄰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餘。
仙翁上昇去,丹井寄晴壑。 山色接天台,湖光照寥廓。 玉洞絕無人,老檜猶棲鶴。 我欲掣青蛇,他時沖碧落。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暑殘堪喜亦堪憎,恰似沙場喋血兵。 縱有背城餘燼在,能禁幾度瀉檐聲。
半畝園林數尺堂,凡花疎竹小池塘。 平泉綠野休相笑,事業功名合自量。
十年來往大江東,每爲青山引興濃。 自到此山尋絕境,悔看五老九華峰。
城郭雖多總不如,瑞峰山凈竹應舒。 紛拏肉食紅塵熱,緩步那言可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