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 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 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 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爲首,羣牧之所遵。 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 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 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 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 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爲首,羣牧之所遵。 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 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這迴休更怨楊妃。
萬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 風高羣木落,夜久數星流。 鐘絕分宮漏,螢微隔御溝。 遙思洞庭上,葦露滴漁舟。
展驥旌時傑,談雞美代賢。 暫離仙掖務,追送近郊筵。 地慘金商節,人康璧假田。 從來昆友事,咸以佩刀傳。
今宵星漢共晶光,應笑羅敷嫁侍郎。 斗柄易傾離恨促,河流不盡後期長。 靜聞天籟疑鳴佩,醉折荷花想豔妝。 誰見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韻振金鐺。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 雲衝遠燒出,帆轉大荒遲。 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 斷猨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畬山兒,畬山兒(《沅湘》無此三字),無所知,年年鑿(《五燈會元》作「斫」)斷青山嵋。 就中最好衡山(《五燈會元》、《沅湘》作「嶽」)色,杉松利斧摧貞枝。 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迴避青煙飛。 猿猱路絕巖厓(《沅湘》作「岸」)出,芝朮(《沅湘》作「樹」)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再鉏(《沅湘》作「復鋤」),千秋終是難復初。 又(《南嶽總勝集》作「由」)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南嶽總勝集》作「明年濶斫」)當陽坡。 國家壽嶽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 (見《古今禪藻集》卷三,校以《五燈會元》卷六、《沅湘耆舊集》卷十、《南嶽總勝集》卷中,後者僅錄末四句。 又明刻本《景德傳燈錄》注收此詩)。
赫赫溫風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馳迥野,畏景爍遙途。 勢矯翔陽翰,功分造化爐。 禁城千品燭,黃道一輪孤。 落照頻空簟,餘暉卷夕梧。 如何倦遊子,中路獨踟躕。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 先賢眇遺跡,壯觀一何侈。 飛橋跨木末,巨浸折胡壘。 糟床行萬甕,繚牆周數里。 廢興固在天,庶用觀物理。 緬懷嘉祐世,周道平如砥。 相君賢相君,子美東南美。 如何一網盡,禍豈在故紙。 青蠅變白黑,作俑茲焉始。 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 無忘角弓詠,嘉樹猶仰止。 同來二三子,感歎咸坐起。 縹瓷釂新汲,毀譽均一洗。 忽逢醒狂翁,一別垂二紀。 雋哉老益壯,論事方切齒。 我欲裂絳幔,推著明光裏。 安得上天風,吹落君王耳。
來年四色更多方,憂水憂風憂夏糧。 未必澹庵能快活,隨身干木便逢場。
夢寐家山老歲華,何時滿眼送煙花。 定知難取通侯印,亦許歸乘下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