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一何微。 孰謂蟲之微,蟲蠹已無期。 孰謂樹之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爲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觜長將何爲。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一何微。 孰謂蟲之微,蟲蠹已無期。 孰謂樹之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爲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觜長將何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寒姿數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應是厭風雲,著向江邊塞龍窟。 我來池上傾酒尊,半酣書破青煙痕。 參差翠縷擺不落,筆頭驚怪黏秋雲。 我聞吳中項容水墨有高價,邀得將來倚松下。 鋪却雙繒直道難,掉首空歸不成畫。
殷勤相送出天台,仙境那能却再來。 雲液每歸須強飲,玉書無事莫頻開。 花當洞口應長在,水到人間定不迴。 惆悵溪頭從此別,碧山明月閉蒼苔。
一第時難得,歸期日已過。 相看玄鬢少,共憶白雲多。 楚闊天垂草,吳空月上波。 無人不有遇,之子獨狂歌。
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
汾川勝地,姑射名辰。 月照山客,風吹俗人。 琴聲送冷,酒氣迎春。 閉門常樂,何須四隣。 。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世有生賢運,人歸得性場。 朝端慕安石,民里祝庚桑。 蛇影逢真悟,龜靈取數長。 仙畦種芝圃,佛室雨花牀。 寄傲多行樂,觀心或坐忘。 柳溪能作瞑,竹塢別供凉。 慧露霑僧飯,幽霞照客觴。 臯夔真有自,箕潁更相望。 留務尊臺簡,私游費橐裝。 側聆圖任切,安得久彷徉。
寥寥天意晚,稍覺井閭閒。 水落呈全嶼,雲生失半山。 牛羊樵路暗,燈火客舟還。 暝思輸鳬鵠,歸飛沆漭閒。
得閑一何樂,佳處先徜徉。 每扣隠逸士,屢過清靜坊。 地僻干戈遠,年豐禾稻香。 訪我亦何所,南澗與東岡。
錢清地古思劉寵,泉白堂虛憶范公。 印綬紛紛會稽守,誰能無愧一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