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好兄弟,愛我往來頻。 人作交游看,情如骨肉親。 茅庵思共隠,蕙帳暖生春。 別後長相憶,寄書無便人。
无
其他无
〔宋朝〕 戴復古
何郎好兄弟,愛我往來頻。 人作交游看,情如骨肉親。 茅庵思共隠,蕙帳暖生春。 別後長相憶,寄書無便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何處深春好,春深唱第家。 名傳一紙榜,興管九衢花。 薦聽諸侯樂,來隨計吏車。 杏園拋曲處,揮袖向風斜。
濛濛紫花藤,下復清溪水。 若遣隨波流,不如風飄起。 風飄或近堤,隨波千萬里。
暗竇養泉容決決,明園護桂放亭亭。 歷山居處當天半,夏裏松風盡足聽。
從知東甸尉,銓注似恩除。 帶土移嵩朮,和泉送尹魚。 印牀寒鷺宿,壁記醉僧書。 堂下諸昆在,無妨候起居。
坐臥與行住,入禪還出吟。 也應長日月,消得箇身心。 默論相如少,黃梅付囑深。 門前古松徑,時起步清陰。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宮砌無新樹。
子秀霜中色更嘉,金錢粲粲滿庭階。 淵明異日開三徑,端仗茲花慰老懷。
去秋移郡近家鄉,便殿狂言拜手敭。 何敢許身爲稷契,偶因論事及堯湯。 民雖屢試如馮翊,詔未能焚愧益昌。 乞得祠宮養衰病,夢中依舊坐黄堂。
大柏森森護盤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應豈真實。 曏者隱奧九九篇,纔示指畫意已傳。 細看尹喜磬折處,金篦刮膜見全天。 侍旁二子來何許,無乃徐甲庚桑楚。 注目拱手氣不吐,畫師筆端更解語。 函谷關廢河水黄,授經臺傾隴草荒。 一幅東絹吾無用,要逐青牛歸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