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袁州化成巖李衛公謫居之地

〔宋朝〕 戴復古

一巖端坐挹千峰,三兩亭臺勝概中。 江水驟生連夜雨,松聲吹下半天風。 因思世故吾頭白,獨步林皋夕照紅。 欲吐草茅憂國志,誰能喚起贊皇公。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崔常侍濟源莊

    谷口誰家住,雲扃鎖竹泉。 主人何處去,蘿薜換貂蟬。 籍在金閨內,班排玉扆前。 誠知憶山水,歸得是何年。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遊到逐身。 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 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

    白居易 唐宋诗
  • 江樓作

    憑檻見天涯,非秋亦可悲。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來遲。 山水分鄉縣,干戈足別離。 南人廢耕織,早晚罷王師。

    張喬 唐宋诗
  • 題花葉詩

    一入深宮裏,無由得見春。 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

    德宗宮人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懷素友子西

    廣陌竝遊騎,公堂接華襟。 方歡遽見別,永日獨沈吟。 階暝流暗駛,氣疎露已侵。 層城湛深夜,片月生幽林。 往款良未遂,來覿曠無音。 恆當清觴宴,思子玉山岑。 耿耿何以寫,密言空委心。

    韋應物 唐宋诗
  • 和李起居秋夜之作

    過庭聞禮日,趨侍記言回。 獨臥玉窗前,卷簾殘雨來。 高秋南斗轉,涼夜北堂開。 水影入朱戶,螢光生綠苔。 簡成良史筆,年是洛陽才。 莫重白雲意,時人許上台。

    薛奇童 唐宋诗
  • 六代祖師畫像贊 五祖大滿禪師

    奇女之兒,雙峯之嗣。 傳衣世稱乎妙齡,栽松我愧乎頹齒。 前後兩身,古今一心。 孤鸞風舞玻璃鏡,長鯨月輾珊瑚林。 鉢盂狤獠人將去,幾夜舂坊無碓音。

    釋正覺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一二八

    深成認賊將爲子,可惜祖宗田共土。 如今敗缺卒難收,浪死虛生長劫苦。

    釋印肅 唐宋诗
  • 詠苔

    緜緜上釣磯,漠漠擁閑扉。 石面風梳髮,垣根雨濯衣。 不將凡卉雜,還與俗塵違。 謝砌曾成詠,深嚴近紫微。

    文彥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