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衫紗帽佳少年,炯然餓虎窮山淵。 不居秦鹿祖龍畔,却走碧鷄金馬邊。 左手斜執巨靈鑿,右手敬抱禹貢篇。 離堆順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吳鞭。 有時挾彈暮雲表,有時蹴遊春風前。 有時却自著絳帕,走入藥市尋神仙。 爲人定似李太白,學道定似葛稚川。 孫翁走避乖崖叟,遣僕送畫不取錢。 神君廟食與畫像,千古萬古當流傳。 我昔夢上神君殿,偶值蓬萊衆真宴。 洛陽開盡姚黄花,銅駝陌上難相見。
无
其他无
〔宋朝〕 周文璞
黄衫紗帽佳少年,炯然餓虎窮山淵。 不居秦鹿祖龍畔,却走碧鷄金馬邊。 左手斜執巨靈鑿,右手敬抱禹貢篇。 離堆順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吳鞭。 有時挾彈暮雲表,有時蹴遊春風前。 有時却自著絳帕,走入藥市尋神仙。 爲人定似李太白,學道定似葛稚川。 孫翁走避乖崖叟,遣僕送畫不取錢。 神君廟食與畫像,千古萬古當流傳。 我昔夢上神君殿,偶值蓬萊衆真宴。 洛陽開盡姚黄花,銅駝陌上難相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自嫁單于國,長銜漢掖悲。 容顏日顦顇,有甚畫圖時。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見春。 腸斷帝鄉遙望日,節旄零落漢家臣。
三五窮荒月,還應照北堂。 迴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城上歸時晚,庭前宿處危。 月明無葉樹,霜滑有風枝。 啼澀飢喉咽,飛低凍翅垂。 畫堂鸚鵡鳥,冷暖不相知。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油幢竝入虎旗開,錦橐從天鳳詔來。 星應魏師新鼓角,地嫌梁苑舊池臺。 日暉紅斾分如電,人擁青門動若雷。 伊洛鏡清迴首處,是非紛雜任塵埃。
潭上江邊嫋嫋垂,日高風靜絮相隨。 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擢秀依黃閣,移根自碧岑。 周圍雖合抱,直上豈盈尋。 遠砌行窺頂,當庭坐庇陰。 短堪驚衆木,高已讓他林。 日轉無長影,風回有細音。 不容蘿蔦附,只耐雪霜侵。 玉帳籠應匝,牙旗倚更禁。 葉低宜拂席,枝褭易抽簪。 綠澗支離久,朱門掩映深。 何須一千丈,方有歲寒心。
大賢志勳略,琢石依崔嵬。 聲容問古今,文字埋草萊。 仰想駐旌戟,仍聞建亭臺。 胡爲積歲荒,密邇無人開。 顧鄙作吏間,探幽來此隈。 披尋忽驚喜,歎咏空徘徊。 盼睞得殊境,卑高怯冗材。 薙蕪碧蘚出,芟竹鮮風來。 危檻架幽谷,飛軒標勝垓。 分明見城郭,畢竟拋塵埃。 疊嶂天外展,長溪林際迴。 平原淡煙境,遠壑生雲雷。 物象寧極已,英靈信悠哉。 淒清汎瑤瑟,放浪酣金杯。 求古外凡意,立言悲自媒。 永懷紫芝客,眺覽期相陪。 (清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宋蔣之奇跋云:「裴丹《東峰亭詩》十六句,其碑亡之久矣。 初中裕得斷碑以示余,有其詩幷序,纔十〖「十」字似爲衍文〗六韻,而闕其十韻。 今年至水西,及還,中裕以其碑見寄云:『白雲院僧處璡掘土獲之。 』十六韻皆全,而缺二十餘字。 其前六韻幷序所缺字,則以斷編正之。 獨後十韻中缺一字不可考。 既而公曼復于民間訪得一本爲示,又補後所闕一字,遂爲完篇矣。 序雖不甚佳,而詩頗近雅,重刻之,所以存故事也。 熙寧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尚書主客員外郎前殿中侍御史裏行蔣之奇穎叔題。 」)。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師鐵得金,一場富貴。 馬祖升堂,百丈卷席。 爲衆竭力,禍出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