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昨倅嘉禾,施設皆儒者。 千里稱廉平,六邑荷寬假。 海沂雖頼祥,宣室俄思賈。 召還甫再朞,出守榮五馬。 舊治聞重來,懽呼溢田野。 正苦夏日炎,將沐秋霖灑。 君侯寬且明,義利審取舍。 願推一片心,大作萬間厦。 苛斂戒分肥,嚴刑去衣赭。 當令愁嘆聲,轉作詩歌寫。 如君梁棟才,一麾寧久把。 祇虞席未溫,又賦公歸雅。
无
其他无
〔宋朝〕 許應龍
君昨倅嘉禾,施設皆儒者。 千里稱廉平,六邑荷寬假。 海沂雖頼祥,宣室俄思賈。 召還甫再朞,出守榮五馬。 舊治聞重來,懽呼溢田野。 正苦夏日炎,將沐秋霖灑。 君侯寬且明,義利審取舍。 願推一片心,大作萬間厦。 苛斂戒分肥,嚴刑去衣赭。 當令愁嘆聲,轉作詩歌寫。 如君梁棟才,一麾寧久把。 祇虞席未溫,又賦公歸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雲朝。 萬里同爲客,三秋契不凋。 戲鳧分斷岸,歸騎別高標。 一去仙橋道,還望錦城遙。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淵源徹底碧涵秋,誰道寒光凝不流。 轉盼蘆華與明月,更無一物礙船頭。 去來得妙,縱橫自由。 巨鼇犯餌快須掣,便是仙山墜也休。
慧不厭修,福不厭作。 福慧雙收,如虎戴角。 作既無作,修亦無修。 青山綠水,短棹孤舟。 格外之談,迥出常流。
雨過灘聲急,無風亦自波。 花稠春意閙,山遠月明多。 地僻無來轍,門閒欲設羅。 胸中元礧磈,詩酒漫揩磨。
永和歲癸丑,羣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草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字畫最能意,自言勝平生。 七傳到永師,襲藏過金籝。 辯才尤祕重,名已徹天庭。 屢詔不肯獻,託言墮戎兵。 妙選蕭御史,微服山陰行。 譎詭殆萬狀,徑取歸神京。 辯才恍如失,何異敕六丁。 文皇好已甚,丁寧殉昭陵。 當時馮趙輩,臨寫賜公卿。 惟此定武本,謂出歐率更。 採擇獨稱善,遂以鎸瑶瓊。 流傳迨五季,皆在御寢扃。 耶律殘石晉,睥睨不知名。 意必希世寶,氈裹載輜軿。 帝𤜱既北去,棄與朽壤并。 久乃遇知者,龕置太守廳。 或云政宣閒,此石歸紹彭。 又言入內府,宣取恐違程。 焚膏繼短晷,拓本手不停。 疊紙至三四,肥瘠遂異形。 南渡愈難見,得者輒相矜。 我見十數本,對之心欲酲。 汪侯端明子,嗜古自弱齡。 錦囊荷傾倒,快覩喜失聲。 带流及右天,往往字不成。 而此獨全好,護持如有靈。 尤王號博雅,異論誰與評。 硬黄極摹寫,唐人苦無稱。 贋本滿東南,瑣瑣不足呈。 猶有婺與撫,碔砆近璜珩。 右軍再三作,已覺不稱情。 心慕且手追,安能效筆精。 響搨固近似,形似神不清。 不如參其意,到手隨縱橫。 况我筆素拙,何由望群英。 近亦得舊物,庶幾窺典刑。 此本更高勝,著語安敢輕。 孤風邈難繼,悵望冥鴻征。
梅霖纔自歇𩃎𩃱,又復油然注上河。 水繞百畦雖喜足,雨當六月不嫌多。 甑雖未及炊先種,頭已先低粒晚禾。 歲事莫於田祖卜,只於堂下聽絃歌。
瀕海數十里,饑民及萬家。 雨多憂壞麥,春好忍看花。 鑿淺疏田水,占晴視晚霞。 老農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舍車弭蓋爭尋勝,坐石携泉旋煮茶。 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風景屬僧家。
小舟輕似葉,曾不畏風濤。 自說磻溪好,翻疑釣瀨高。 晚來魚換酒,歸去子持篙。 定是逃名者,時聞歌楚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