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下馬邯鄲陌頭歇,寂寥崩隧臨車轍。 古柏重生枝亦乾,餘燎見風幽燄滅。 白蒿微發紫槿新,行人感此復悲春。
洛州良牧帥甌閩,曾是西垣作諫臣。 紅斾已勝前尹正,尺書猶帶舊絲綸。 秋來海有幽都鴈,船到城添外國人。 行過小藩應大笑,只知誇近不知貧。
家住青山下,時向青山上。 (見宋談鑰《嘉泰吳興志》卷四「青山」條)。
般若神(《燈錄》作「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 隱現時游五藴山(《燈錄》作「隱顯常游五藴中」),內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無狀非大小,晝夜圓明悉能照。 (《燈錄》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 )用時無處復無蹤(《燈錄》作「覓時無物又無蹤」),行住(《燈錄》作「起坐」)相隨常了了。 先聖相傳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號明不離珠,迷人將珠不識走。 (以上四句,《傳燈錄》作「黃帝曾遊于赤水,爭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吾師權指喻摩尼,採人無數入(《燈錄》作「溺」)春池。 爭拈瓦礫將爲寶,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遠(《燈錄》作「森羅萬象光中現」),體用如如轉無轉。 萬機珠對(《燈錄》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時中巧方便。 皇帝曾遊於赤水,視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非自心,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燈錄》無以上九句)燒六賊(《宗鏡錄》卷七六「賊」下有「兮」字),爍四(《燈錄》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鏡錄》作「摧我山兮」)竭愛(《燈錄》作「我」)河。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幾(《宗鏡錄》作「枉」,《燈錄》作「下任」)蹉{趷右下爲也}。 亦非性,亦非心(《燈錄》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體絕名言名不得(《燈錄》作「全體明時明不得」),權時題作《弄珠吟》。 (以上皆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覆刻本南唐招慶寺靜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幸得趨紫殿,却憶侍丹墀。 史筆衆推直,諫書人莫窺。 平生恆自負,垂老此安卑。 同類皆先達,非才獨後時。 庭槐宿鳥亂,階草夜蟲悲。 白髮今無數,青雲未有期。
可憐牒訟汩華年,頼有神交肯惠然。 萬石同登高柳外,一尊相屬晚花前。 浮雲空解遮人境,止水何曾染世緣。 安得小舟銜尾去,風檣激箭不須鞭。
樂聲表至和,在乎民共樂。 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 朝歌商紂擒,煖響奏嬰縛。 四海得歡心,全勝聽弦索。
度筰臨千仞,梯山躡半空。 濕雲朝莫雨,陰壑古今風。 亭觀參差見,闌干詰曲通。 柳空叢篠出,松偃翠蘿蒙。 負籠銀釵女,鉏畬鶴髮翁。 何由有餘俸,小築此山中。
鬰鬰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鴂兩山相對鳴。
嫋嫋酸風吹客衣,冥冥芳樹攬愁思。 誰教宦路分南北,自是人生足別離。 送岸飛花何太急,留人夜雨故來遲。 眼前他日鳬鴻墮,莫作情疎不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