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雲霧開,沙頭風浪定。 參差亂山出,澹泞平江淨。 行客舟已遠,居人酒初醒。 嫋嫋秋竹梢,巴蟬聲似磬。
无
其他无
〔唐朝〕 白居易
城上雲霧開,沙頭風浪定。 參差亂山出,澹泞平江淨。 行客舟已遠,居人酒初醒。 嫋嫋秋竹梢,巴蟬聲似磬。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聞道上之回,詔蹕下蓬萊。 中樞移北斗,左轄去南臺。 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 曳日朱旗卷,參雲金障開。 朝參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漢畤光如月,秦祠聽似雷。 寂寂芸香閣,離思獨悠哉。
浩渺浸雲根,煙嵐沒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縱情猶未已,迴馬欲黃昏。
思酸寒鴈斷,淅瀝秋樹空。 漁陽燕舊都,美女花不如。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十里河橋蔓草青,片帆瞬息短長亭。 不禁又作天涯客,愁覩郊原有鶺鴒。 。
竟夕雨聲寒,黎明日氣暄。 峰巒添積潤,谿澗漲新痕。 鐘鼓連三寺,杉松共一邨。 不須遊賞徧,麗句滿清軒。
春半年已除,舊聞詩人語。 老夫始信之,倍覺傷時序。 方春未來時,屈指朝朝數。 十分擬春來,欲與春爲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風雨。 縱得暫時晴,應酬紛萬緒。 舉眼看枝頭,春事已如許。 還憶故園花,連年成間阻。 南園亦可人,雖美非吾土。 願天早放歸,容我老農圃。 月下與風前,對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縷。
海神來過隠風迴,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清似連山噴雪來。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東。 遥瞻發源處,乃在西南窮。 相望邈異境,正北一水通。 故令我與子,迹遠心自同。 我生寡所諧,强顔紅塵中。 倦飛矯歸翮,饑吟咽寒蛩。 獨欣得吾子,萬慮一笑空。 時時出秀句,醒我如風松。 當知山澤臞,不鄙犀角豐。 彈冠實伊始,此生各飛蓬。 卜鄰應未必,即事聊從容。
南山春笋多,萬里行枯腊。 不落盤餐中,今知綠如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