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六十八首 其五九

〔宋朝〕 釋法薰

大小大香巖,尾巴拖地。 靈隠一機,全無所示。 若也不會,投子道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何滿子

    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 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白居易 唐宋诗
  • 壬申歲承命之任淦陽再過廬山國學感舊寄劉鈞明府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螢曾寄此煙岑。 讀書燈暗嫌雲重,搜句石平憐蘚深。 各歷宦途悲聚散,幾看時輩或浮沈。 再來物景還依舊,風冷松高猨狖吟。

    李中 唐宋诗
  • 歲暮磧外寄元撝

    西風傳戍鼓,南望見前軍。 沙磧人愁月,山城犬吠雲。 別家逢逼歲,出塞獨離羣。 髮到陽關白,書今遠報君。

    岑參 唐宋诗
  • 遊西禪

    遠岫當軒列翠光,高僧一衲萬緣忘。 碧松影裏地長潤,白藉花中水亦香。 雲自雨前生凈石,鶴于鐘後宿長廊。 遊人戀此吟終日,盛暑樓臺早有凉。

    伍喬 唐宋诗
  • 緣識 其四○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消息蹤由無縱恣。 紙爲陣,筆爲矟,將軍須是有謀略。 墨要乾研清神思,點畫臨時要廓落。 形勢奇狀似龍蛇,平頭大小宜斟酌。 曲須曲,直須直,意氣方剛須雅飾。 閑暇規矩有指歸,圓轉楷模堪法則。 堪法則,有遲速,相鈎相連光熠目。 古隸參雜故不拘,顛草縱橫似花蔟。 偃仰莫把筆鋒挫,先須順䟐迴收左。 經心健硬曉浮沈,鏗鏘啟發勿怠墮。 研窮體象貌亦同,博學精微先賢播。 化陰陽,勢出矣,藏頭護尾深有理。 稟乎人性是常情,遞相映带可行止。 遲澀飛動似玲瓏,慢引急牽如流水。 上捺下挑猛如虎,蜂腰鶴膝不堪睹。 壯士屈臂鳳皇飛,張弓發箭勝於弩。 提撕祕思不可傳,常存形影勿孤露。 勿孤露,誰別辨,義之平穩知深淺。 自然觀察往還來,斗迴角立能駈遣。 痾瘵纏身,溺水之禽。 長似死蛇,短似蝦𢋙。 古人最慎,愚蒙大忌,名爲不嘉。

    宋太宗 唐宋诗
  • 送黄孝先

    日下東京旅,才華變世雄。 高門真偉器,正始得遺風。 鳴玉來江表,英聲滿洛中。 銀鉤專墨妙,犀柄擅談叢。 一札公車詔,千鈞矍相弓。 卿才歸樸斫,英彀入牢籠。 佛寺題名塔,天家奏試宮。 鷦{冥鳥}有短羽,亦恐附鴛鴻。

    胡宿 唐宋诗
  • 李忠定公挽詩 其三

    才大時難合,言深道轉艱。 去朝吾不負,巧譖爾何顔。 袖手功名外,忘懷水石間。 蒼生不知恨,猶望起東山。

    吳岡 唐宋诗
  • 鮮于東之晉伯之子贈詩次韻 其六

    資州太守知衰懶,日日倒床惟睡濃。 走送甘鮮三百顆,似君風味喜相逢。

    晁公遡 唐宋诗
  • 題訥菴

    休論摩詰與文殊,試把菴名扣大儒。 君子於言端欲訥,賢人終日只如愚。 樂山自昔稱仁者,利口由來惡嗇夫。 聽法雙峯空聳耳,老禪惟要一言無。

    王十朋 唐宋诗
  • 秋雨二首 其一

    毒熱秋未衰,吾廬况淺迫。 雖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幘。 蕭蕭三日雨,出此炮烙厄。 瀟湘應更佳,恨我無六翮。

    陸游 唐宋诗